冷于冰修行
明朝世宗嘉靖年间,直隶广平府成安县有一绅士叫冷松,妻吴氏。得一子,白玉作骨,秋水如神,双瞳炯炯,颖慧绝伦,取名冷于冰。于冰九岁,冷松礼请饱学先生王献述教导麟儿。不久,冷松夫妻双双撒手西去。老家人陆芳营办家中一切事务,为小主忠心耿耿。于冰人才俊雅,学问渊博,文名大噪。于冰十五岁时,老师王献述中式,选知县。于冰十六岁,陆芳主持为他完婚,娶卜氏女瑶娘。瑶娘极能干,主持家政,宽严并用,轻重得宜。于冰十九岁进京求取功名,被人荐给严嵩为幕僚,处理奏疏,批发等事,极受严嵩、严世藩青目。山西巡抚张翀,因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奏请赈济救灾,斥责严嵩玩视民瘼、壅闭圣聪。严嵩极怒,欲陷张翀以欺君罪,定要张翀全家受戮。于冰却认为应该请旨发赈,救济嗷嗷待哺之民。两人意见不合。于冰自觉难以存身,搬出严府。八月十六日,于冰三场考完,得意之至,以为必中。房师见于冰文章敲金戛玉,荐为榜首。严嵩却说于冰品行卑鄙,竟将于冰黜落。于冰回到家中,与妻子度清闲岁月,甚觉爽适。朝中夏太师与严嵩不和,惨遭杀害,家属发配到广东,路过直隶柏乡地方碰见于冰。于见夏夫人和夏公子项带铁链,衣衫破碎,甚是可怜,资助数百银两,自己的功名念头也越发淡然。再说王献述宦途顺畅,做到大理寺正卿,写信邀于冰进京。于见书信,料理好家务,带着家人进京,住进王府。王献述向于冰谈起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参劾严嵩,遭严嵩陷害事,再三叹息。于冰道:“老师既知杨兵部冤,又知严嵩奸恶万状,何不上本急救?”献述大笑道:“如今做官的人,总要不为福首,不为祸先,审度时势,斟酌利害。一句有关系的话,未曾说出先要肚里打几遍稿儿。那从井救人的事,谁肯去做!”于冰平日极重献述人品学问,今见如此说,心内沉吟,怎么一个人做了官就改变到如此地步?到官场争强斗胜的热心早已比冰冷。于冰回家后得知王献述在他离京三日即死,更感叹生命短促。于是,设计瞒过家中人们,修行去了。于冰遍访名山,吃尽苦楚,终遇真仙火龙真人。真人传他仙诀,授他木剑和雷火珠,命他为民生社稷出力。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