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狄氏情深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狄氏出身于高贵人家,夫家也地位显赫。她以姿色美丽震动京师。京师每年元宵佳节和西池春游,都规模盛大。士女群集,王府公侯、中贵人家,人人乘车御出来游玩,即使歌姝舞姬也戴上首饰出游,顾影自怜。女人们人人都自以为倾国倾城,但等到狄氏来到,她冲淡高雅,亭亭玉立;那些平日忌妒骄悍自以为了不起的妇女,也从内心里觉得不如她。这些人在一起争吵起来,总是说:“你难道长得比狄夫人还美,敢来欺侮我!”她的美丽的名声竟到了这种地步。然而狄氏却秉性贞淑,在大庭广众场合出风头的事,看得很淡。有个滕生,在出游中见到一次狄氏就丧魂失魄,日夜相思,得不到她就不想再活下去。到处打听与狄氏关系密切的人,找到了尼姑慧澄。滕生天天往她那里跑,送给她很多贵重的礼物,慧澄觉得过意不去,询问他有什么事要办,滕生说:“我很知道这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但总希望侥幸于万一。要是不能达到目的我也不准备活了。”接着谈出倾慕狄氏的事。慧澄说:“万难万难,这岂是可以进行的事情。”向滕生分析决不可能的理由。滕生问:“狄氏有什么爱好?”慧澄说:“也没有。不过十天前她曾托买珍珠并且要得很急。”滕生大喜,说:“这就有门路了。”即拍马驰去,一会儿拿两袋大珠来,对慧澄说这值两万缗,但只向狄氏要一万缗的钱。慧澄说狄氏之夫正出使北方,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滕生说:“四五千缗、一千缗几百缗都可以。只要能讨得她的欢心,一钱不要都可以。”慧澄把大珠拿去给狄氏看,狄氏大喜,对珍珠把玩不已,问价,慧澄说一万缗,狄氏说:“这才说到实价的一半。不过我一时筹办不出这些钱。怎么办?”慧澄支开身边的人,私下单独对狄氏说:“不必拿钱,只求你办个事,这事你夫家或娘家兄弟都办得到。”狄氏说:“你且把珍珠送回,这事我再斟酌。”慧澄说:“他的事急,如果再求别人把事办成了,哪里再能得到这大的珍珠,且留下,明天一早听你回话。”回来对滕生讲了情况,滕又给慧澄厚礼。第二天慧澄又去见狄氏,狄说那人托办的事有能力办成。慧澄说:“有句话不好说:把两万缗贵重珍珠交给秃老婆子,物主是不放心的。请夫人以设斋名义来寺院见他一面。”狄氏红了脸,摇手拒绝。慧澄说:“没有别的事。只是就所托的事给个准信,使他不疑。你实在不愿意,也不必勉强。”狄氏思忖后说:“后天是亡兄祭日,我去寺院一次,说了话就叫他立刻走。”慧澄说:“当然。”到了那天,滕生来到寺院一间小房中藏匿,酒菜已准备停当。狄氏打扮得端庄大方,下午来到寺院,打发了随从,只带一个小侍儿来见尼姑,做完斋事后,尼姑命一童子接待陪伴侍儿,只带狄氏一人来到小房中,掀开帘子见到滕生而且还有酒菜,大惊想退出,只见滕生已经下拜,狄氏只好回拜,慧澄说:“郎君想以一杯酒祝夫人寿,万勿推辞。”狄氏见滕生长得颀秀英俊,为之心动,眉目顾盼着笑道:“有什么事说罢!”慧澄强拉狄氏坐下,滕生敬酒,狄氏饮了并回敬,滕生走过来拥抱狄氏,说:“我想你差点要了命,想不到终于如愿以偿。”将她抱入帐中,狄氏也欢然快意,恨相见之晚。晚上分手时,狄氏仍不忍遽别,捉着他的手说:“如不是今天见你,枉作一世人。”之后每夜开门迎滕生至家,温柔万分,绸缪备至,生怕他不满意。但滕生是小人,狄氏丈夫回家后,他竟向狄夫索还珍珠,狄氏还了珍珠,仍不能忘情于他,丈夫外出,即召他来。但风声逐渐传出,丈夫管得严了,狄氏不得见滕生,郁郁而死。

上一篇:银珠歌大王 下一篇:孙秀才养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