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检验和整理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1.三角测量的检验

1)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W——三角形闭合差(″);

n——三角形个数。

2)三角网极条件,边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差,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式中 m——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β——传距角;

——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m,m——起算方位角中误差(″);

n——方位角推算路线的测站数;

ρ″=206265。

2.三边测量的检验

1)用光电测距仪往返观测或不同时段观测时,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根据μ及p估算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d——往返测距离的较差(m);

n——测距边数;

P——距离测量的先验权,,δ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以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

μ——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

2)三边网中观测一个角度的观测值与由测距边计算的角值较差的检核。

①根据各边平均测距中误差检核,按下式计算限差:

②根据各边的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检核,按下式计算限差:

式中 m——观测边的平均测距中误差(m);

h——观测角顶点至对边垂线长度(m);

α、β——三角形中观测角以外的另两个角度;

m——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各边的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

ρ″=206265。

3)三边网角条件,包括圆周角条件与组合角条件自由项的检核按下式计算限差:

式中 m——观测边的平均测距中误差(mm);

a——圆周角条件或组合条件方程式的系数。

3.导线测量的检核

1)按左右角观测的三、四等导线测量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测站圆周角闭合差(″);

n——测站圆周角闭合差的个数。

2)以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的测站数;

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4.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成果的检核

(1)同步观测量成果的检核

1)三边同步环的闭合差的限差按下式计算:

2)多边同步环闭合差的限差下按式计算:

式中 W,W,W——各坐标差分量的闭合差;

σ——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n——闭合环的边数。

(2)不同时段观测成果的检核

1)同一边任何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倍。

2)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 W,W,W——各坐标差分量的闭合差;

σ——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n——闭合环的边数。

5.平差计算

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网都应分级进行统一平差或联合整体平差。平差后应进行精度评定。

6.计算取位

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取位应符合表17-10的规定。

表17-10 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取位

上一篇:距离测量 下一篇:房产调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