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点点位测定方法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1.极坐标法

测水平角β,并测量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水平距D,即可求得碎部点的位置。如图7-31所示,测β,并测量D,即可确定点1的位置;测β,并测量D,即可确定点2的位置。

图7-31 极坐标法

2.直角坐标法

当地面较平坦,待定的碎部点靠近已知点或已测的地物时,可测量x、y来确定碎部点。如图7-32所示,由P沿已测地物丈量y定一点,在此点上安置十字方向架,定出直角方向,再量x,便可确定碎部点1。

图7-32 直角坐标法

3.方向交会法

当地物点距控制点较远,或不便于量距时,如图7-33所示,欲测定河对岸的特征点1、2、3等点,先将仪器安置在A点,经过对中、整平、定向后,瞄准1、2、3各点,并在图板上画出各方向线;然后将仪器安置在B点,再瞄准1、2、3各点,同样在图板上画出各方向线,同名各方向线交点,即为1、2、3各点在图板上的位置。

图7-33 方向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当地面较平坦,地物靠近已知点时,可用量距离来确定点位。如图7-34所示,要确定点1,通过量P1与Q1距离,换为图上的距离后,用两脚规以P为圆心,P1为半径作圆弧,再以Q为圆心,Q1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相交便得点1;同法交出点2。连12两点便得房屋的一条边。

图7-34 距离交会法

5.方向距离交会法

实地可测定控制点至未知点方向,但不便于由控制点量距,可以先测绘一方向线,由临近已测定地物用距离交会定点。如图7-35所示,从测站A测绘1、2的方向线,再从P点量P1、P2的距离,以P点为圆心,P1为半径画圆弧交A1方向线得点1;同法,以P点为圆心,P2为半径画圆弧交A2方向线得点2。

图7-35 方向距离交会法

上一篇:选择碎部点 下一篇:碎部测量方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