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生产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的生产控制,主要包括: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三个方面。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水、砂和石子等,必须通过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现行标准的规定,达到混凝土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否则不得用于工程。各种原材料应逐批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为了防止市场供应混乱而产生混料及错批,或为防止由于时间效应而引起质量变化,材料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质量复检。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的,在进行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配合比设计和计算,是以干燥状态的骨料为基准的,因此,在施工现场要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如果出现含水率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严格进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混凝土拌合时应准确控制各种原材料的称量,水泥和水的称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称量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拌合时间应控制在1~2.5min。
2.在混凝土的运输中,为防止出现离析、泌水等不良现象,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缩短运输时间,采取正确的装料和卸料措施。
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正确的入仓方法,限制自由卸料高度,防止出现分层;对浇筑的每层混凝土,应按顺序进行振捣,严格防止出现漏振。
4.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养护,养护中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水泥正常凝结硬化,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止发生干缩裂缝。
-
- 是预言还是天意? 李淳风为何力阻太宗杀武则天
- 当时,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面记载“唐朝三世之后,会有女主武王代替唐室拥有天下。”唐太宗于是秘召李淳风,向他询问这件事的详情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西门豹铲强扶弱
-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