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

书籍:现代工程材料实用手册 作者:李继业, 郗忠梅, 苏永刚, 张峰 朝代:2007-08-01 专题:书籍

建筑石膏是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建筑材料,它与其他胶凝材料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性:

(一)凝结硬化速度比较快

建筑石膏加水拌合后,4~6min可达到初凝,30min左右可达到终凝,2h强度可达到3~6MPa。由于其初凝时间较短,为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搅拌等施工操作,可掺入适量的硼砂、动物胶、酒精、柠檬酸等,以延长石膏的凝结硬化时间。但是,掺加缓凝剂后,石膏的强度将会有所下降。

(二)硬化后具有微膨胀性

建筑石膏与水泥、石灰等胶凝材料不同,其浆体在凝结硬化后体积不仅不会出现收缩,在初期反而略有膨胀,其膨胀率为0.5%~1.0%。因此,建筑石膏制品表面光滑、质地细腻、尺寸精确、形体饱满。

(三)凝结硬化后孔隙率大

建筑石膏水化反应的理论需水量,一般仅18.6%左右,在生产石膏制品时,为满足施工可塑性要求,通常用水量一般为石膏用量的60%~80%。石膏凝结硬化后,由于大量多余的水分蒸发,使石膏制品内部形成大量的毛细孔隙,制品的孔隙率可达50%~60%。由于石膏制品的孔隙率较大,所以其体积表观密度仅为800~1000kg/m,属于一种轻质材料。

(四)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

建筑石膏制品的导热系数较小,其传热速度则慢,特别是当其遇火时,二水石膏受热结晶水蒸发,并能在表面蒸发形成水蒸气带,可有效地阻止火的蔓延,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是建筑物室内常选用的建筑装饰材料。

(五)可调节室内温度湿度

建筑石膏制品的比热容比较大,对调节室内温度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其内部的大量毛细孔对空气中的水蒸气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对室内的空气湿度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石膏制品的功能才开始向节能型和健康型方向发展。

(六)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

建筑石膏制品不仅表面光洁、体形饱满,而且质地细腻、颜色洁白,所以具有良好的装饰性,特别适合制作建筑装饰品及石膏模型。

(七)保温隔热和吸声性好

建筑石膏的硬化体内部微细的毛细孔隙率高,其导热系数一般为0.121~0.205W/(m·K),所以建筑石膏制品的隔热保温性能非常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建筑节能材料。同时,由于建筑石膏制品中含有大量均匀、微细的孔隙,使其对声音传导或反射能力显著下降,因此也具有较强的吸声能力。

(八)耐水、抗渗和抗冻差

由于建筑石膏制品的孔隙率高,且二水石膏又微溶于水,遇水后强度会降低,软化系数很小(一般为0.20~0.30),属于不耐水材料,因此它的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均较差,不得用于潮湿的环境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淳于意:首创诊籍
淳于意:首创诊籍
淳于意是首创诊籍的神医,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淳于意在西汉文帝时代,齐国有位著名的医生叫公乘阳庆,他身边有个伶俐勤奋的年轻人,时常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史料可证中最后一位子家思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魏文侯用才之道
魏文侯用才之道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
范雎的反间计
范雎的反间计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公孙龙与庄子辩论为何词穷?
公孙龙与庄子辩论为何词穷?
人称诡辩家的公孙龙,与庄子辩论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词穷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