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三个定律的内在联系
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定律阐明了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基础,两个定律从两方面共同地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第三定律揭示了力的相互性,它表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相互作用.三个定律使力的概念得到完美而明确的表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当我们用第一和第二定律研究某一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就必不可少地用到的第三定律分析周围物体对该物体所施加的力.所以三个定律在研究力和运动关系中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组成了力学的基础.
例 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则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队胜
B.当甲队把乙队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C.当甲队把乙队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甲对乙的拉力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只是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队胜
分析 拔河过程中,甲乙两队水平方向受力情况如上图所示,由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对乙的拉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乙被拉动,甲队胜,若甲对乙的拉力等于地面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则乙队被匀速拉过去,拔河过程中,不论何方取胜,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始终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此大小总是相等,故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
上一篇:一对平衡力跟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下一篇:单位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