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个点;时间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例1 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由A经B到C,则该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方向及路程分别为( ).
A.0,0
B.πR,向右,πR
C.2R,向右,πR
D.2R,向下,πR
分析 位移是学习速度、加速率、功等的基础,位移的引入可以从研究物体位置变化入手,物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其大小是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其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答 此题中由A经B到C的位移可用由A指向C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其大小为2R,方向指向右,而对应的路程则是实际路径的长度,即半个周长πR,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例2 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列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时间,可以把列车当做质点
B.研究列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不能把列车看作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车轮绕车轴的运动,可以把自行车当做质点
D.研究在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的速度,可以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分析 根据质点概念分析判断:
研究列车在北京到上海间的运行时间,由于列车的长度比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小得多,可以不考虑列车的长度把列车看作质点;研究列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时间,由于大桥的长度比列车的长度大得不多,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故不能把列车看作质点.
研究自行车的车轮绕车轴的运动时,由于车轮上不同点的运动情况不同,距离车轴越远的点运动速度越大,显然不能把自行车的轮当做质点;研究自行车在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时,自行车上各点的速度差别很小,可略去不计,故可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答 A、B、D.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