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证法
1.定义:从命题的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注 从命题的角度看,通过否定结论推出条件不成立,即实际上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
2.适用题型:反证法属间接证法,当直接证明比较困难时,往往用反证法,如某些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惟一”等词语时往往采用反证法;证明存在性问题,往往采用反证法.
3.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②从假设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判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例1 已知△ABC的三边为a,b,c,∠C=90°,求证:.
证明 ∵△ABC为直角三角形,且∠C=90°,
以下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即a+b>
,则有
(a+b)>2(a+b)
a+2ab+b>2(a+b)
a—2ab+b<0
(a—b)<0.
这一结论与(a—b)≥0是矛盾的.因此,假设是不可能的,所以
.
例2 求证: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证明 假设结论不成立,则有两条情况:或者没有交点,或者不止一个交点.
(1)如果直线a、b没有交点,那么a∥b,这与已知矛盾;
(2)如果直线a、b不只有一个交点,则至少交于p,p′,这样经过两点p、p′就有两条直线a、b,这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矛盾.
由(1)和(2)可知,假设错误,所以,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上一篇:四种命题的关系
下一篇: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班固的小故事
- 班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所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体例工整,史料丰富,记载完备。他因此而彪炳千古。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
- 赵奢谏言遗书
-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