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测量
1.测微小物体的质量:均可采取化少为多,求平均值,如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m,可先测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M,再除以50求得,即.
2.测液体的质量:先测空杯的质量m,再将被测液体倒入杯中,称出总质量M,则待测液体质量m=M-m.
3.测整卷细铜丝的长度:先用刻度尺量取1m长的细铜丝并测出其质量m,再测出整卷细铜丝的质量M,则总长度L=M/m(m).
例1 一块冰溶解成水以后( ).
A.物质的状态变了,其质量变大
B.物质的状态变了,其质量变小
C.物质的状态变了,它的质量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与解答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值不会随物体外界的条件变化,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例如一块铁无论用它制成铁勺还是铁铲或铁钉只要保持铁的多少不变,那么其质量的值是不变的,同样当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论它是处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它的多少没有变化,那么它的质量的值是不变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例2 用已经调整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横梁上游码的位置如图10-1所示,那么,这个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克?
图10-1
分析与解答 当天平平衡时,天平左右两盘中的质量相等,根据这个原理,当知道了右盘中的砝码总质量及游码的多少后,便知道了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因此测量结果应是砝码的总值加游码值.
游码的单位一般为0.1克,从零刻度开始到游标的左侧共有几个格,便是0.1克的几倍,
题目中物体的质量为
100克+5克+1克+0.3克=106.3克.
例3 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被磨损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分析与解答 天平使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平衡,砝码值也会小于测量的真实值,选项B则会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
选项D是在测量中没有使天平平衡,头向右偏,视线使本右偏的指针与标尺的零刻线重合了,这样实际上右盘中砝码质量大于左盘物体质量.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
如果不注意保护砝码质量小于标准值,就需要多加砝码才能保证天平平衡,因此最后读取的砝码值便会偏大.
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赌书泼茶
-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