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比较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比较
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比较表
例1 如图4-1所示,是两种物质的熔化图线,试分析两图分别表示什么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甲
乙
图4-1
分析与解答 由图4-1所示,从甲的图线可看出,甲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升高,而从乙的图线可看出,乙物质的温度达到某一值时,继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它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当这种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吸收热量时,温度才又开始升高,从而图甲是表示非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乙是表示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例2 图4-2所示的是一种常见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物态变化的温度-时间变化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4-2
(1)此图是哪种常见物质的物态变化图象?依据是什么?
(2)BC段与时间坐标轴平行说明什么?
(3)AB、BC、CD段中,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分析与解答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不继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反映到图象上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所以这段必然和横轴(时间轴)平行(或重合),故BC段是熔化过程.
答 (1)此图象是冰的熔化图象,依据是熔化图象为BC段时的温度即为熔点0℃.
(2)BC段与时间轴平行说明晶体熔化过程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AB段为固态,BC段为固液共存,CD段为液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