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例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注意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无论验证多少个特殊的例子,也无法保证命题的正确性,必须进行严格的推理证明.
例1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互补的两个角相等
C.锐角的余角是锐角
D.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答 C.
例2 下列四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答 A.
[解析] 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例3 举反例说明“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是假命题,错误的是( ).
A.设这个角是45°,它的余角是45°,但45°=45°
B.设这个角是30°,它的余角是60°,但30°<60°
C.设这个角是60°,它的余角是30°,但30°<60°
D.设这个角是50°,它的余角是40°,但40°<50°
答 B.
例4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的举反例说明.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两个钝角相等;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9,那么这个数是3;
(4)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5)如果a-b,那么a=b.
答 (1)是真命题,(2)、(3)、(4)、(5)是假命题.
举反例如下:(2)∠A=110°,∠B=130°,∠A≠∠B.
(3)(-3)=9,(-3)≠3.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
(5)(-2)=2但-2≠2.
[解析] 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