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伤寒法祖

合并启微第三

书籍:伤寒法祖 作者: 朝代:宋 专题:书籍
病有定体.故立六经而分司之.病有变迁.更求合病并病而互参之.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底.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即是三阳矣.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脉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并之名.而有合并之实.或阳得阴而解.阴得阳而解.或阳入阴而危.阴亡阳而逆.种种脉症.不可枚举.学人当于阴阳两症中.察病势合不合.更于三阳三阴中.审其症之并与不并.于此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扶阳抑阴.泻阳补阴等法.用之恰当矣.三阳皆有发热症三阴皆有下利症.如发热而下利.是阴阳合病也.阴阳合病.阳盛者属阳经.则下利为实热.如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必自下利.用葛根黄芩等汤者是也.阴盛者属阴经.则下利属虚寒.如少阴病吐利.反发热者不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不恶寒.而面色赤.用通脉四逆者是也.若阳与汤合.不合于阴.即是三阳合病.则不下利.而自汗出.为白症也.阴与阴合.不合于阳.即是三阴合病.则不发热.而吐利厥逆.为四逆症也.并病与合病稍异者.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如太阳之头项强痛未罢.递见脉弦眩冒.心下痞硬等症.是与少阳并病.更见 语.即是三阳并病矣.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症未罢者.从太阳而小发汗.太阳症已罢者.从阳明而下之.其机在恶寒恶热而分也.然阳明之病在胃家实.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恐胃家未实耳.如阳明与太少合病.必自下利.何以得称阳明.要知夹热下利.即胃实之始.内经所云暴注下迫.皆属乎热.其脉必浮大弦大.故得属之阳明.而不经于太阴也.若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浮而迟者.则浮不得属之于表.而迟则为在脏.若见脉微欲绝.即身不恶寒.而面色赤者.又当属之少阴.盖太阳阳明下利之辨.在清谷不清谷.而太阴少阴之清谷.又在脉之迟与微为辨也.夫阳明主胃实.而有夹热利.太阴主下利清谷.又因脉微细.而属少阴少阴脉微下利.反见阳明之不恶寒.而面色赤.若不于合并病参之.安知病情之变迁如此.而为之施治哉.然此为六经言耳.若六经之合并.与内伤外感之合并.神而明之.不可胜极.以阴阳互根之体.见阴阳离合之用.是知六经之准绳.更属定不定法矣.何漫云三阴无合病并病也哉.
上一篇:六经正义第二 下一篇:风寒辨惑第四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神话中八仙的由来与传说 八仙是怎样排名的?
神话中八仙的由来与传说 八仙是怎样排名的?
“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锺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然而这个排名及八仙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