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夢溪筆談》序
臣等謹案《夢溪筆談》二十六卷、《補筆談》二卷、《續筆談》一卷。宋沈括撰。括字存中,錢塘人,寄籍吳縣。登嘉祐八年進士。熙寧中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待制。坐議城永樂事,謫筠州團練副使。後復光祿寺少卿,分司南京。卜居潤州以終。夢溪即其晚歲所居地也。事跡附載《宋史·沈遘傳》中。祝穆《方輿勝覽》曰:沈存中宅在潤州朱方門外,存中嘗夢至一處小山,花如覆錦,喬木覆其上,夢中樂之。後守宣城,有道人無外者,為言京口山川之勝,郡人有地求售,以錢三十萬得之。元祐初,道過京口,登所買地,即夢中所遊處,遂築室焉,名曰夢溪。是書蓋其閒居是地時作也。凡分十七門,曰故事,曰辨證,曰樂律,曰象數,曰人事,曰官政,曰權智,曰藝文,曰書畫,曰技藝,曰器用,曰神奇,曰異事,曰謬誤,曰譏謔,曰雜誌,曰藥議,共二十六卷。又有《補筆談》二卷,《續筆談》一卷,舊本別行。近時馬氏刻本始合之,而重編《補筆談》為三卷,《續筆談》十有一條附於末。其序有曰,世所傳《補筆談》,每篇首必題所補之卷,又有前幾件及中與後之分。如補第二卷後十件之類,似非後人所得而創,其為舊本無疑。原書二十六卷,不補者十,餘名有補。今以其書校考之,多不合。如故事不御前殿云云十件,補第二卷既然矣,次則廊屋為廡梓榆為樸二件,亦補第二卷,第二卷乃故事,豈謂是乎?子午屬寅,本論納甲語,而以補六卷之樂律。盧肇論海潮當補象數,而以補九卷之人事。王子醇樞密帥熙河日六件,大抵皆權智,當補十三卷,而以補十五卷之藝文。凡此類,不可悉舉。又若原書止二十六卷,今其所補有自二十七以至三十者,益不可曉。又云:《通考》、《筆談》二十六卷,今所行者是。《宋史》則二十五卷,鄭樵《通誌·藝文略》則二十卷,分並不恒有如此者,此吾所以放筆為之云云。今案《宋史·藝文誌》,顛倒舛訛,觸目皆是,其二十五卷之說,原可置之不論。至《通誌》二十卷之說,則疑括初本實三十卷,鄭樵據以著錄,因輾轉傳刻,闕其一筆,故誤三為二。其後勒著定本,定為二十六卷,乾道二年湯修年據以校刻,頗為完善,遂相承至今。而所謂《補筆談》、《續筆談》者,則乾道本原未載。或稿本流傳,藏弆者欲為散附各卷,逐條標識,其所據者仍是三十卷之初本,故所標有二十七卷三十卷之目,實非括之所自題,分類顛舛,固不足異也。然傳刻古書,當闕所疑,故今仍用原本以存其舊,而附訂其舛異如右。括在北宋,學問最為博洽,於當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鐘律尤所究心。趙與旹《賓退錄》議其積罌一條,文字有誤;王得臣《麈史》議其算古柏一條,議論太拘。小小疏失,要不足以為累。至月如銀刃,粉塗其半之說,《朱子語錄》取之。蒲盧即蒲葦之說,朱子《中庸章句》取之。其他亦多為諸書所援據。湯修年跋稱其目見耳聞,皆有補於世,非他雜誌之比。勘驗斯編,知非溢美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