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ition Act Trials
1798年,当美国人高度害怕法国革命的激进主义的传染或爱尔兰移民会搅乱美国时,国会通过了通敌叛乱法案(Alien and Sedition Act)。该法案将书写或出版“任何有诽谤的意图来反对美国政府,或美国国会,或美国总统的虚假、中伤和恶意的文章”定为联邦罪。司法当局已经有一些联邦政府有权通过普通法权力惩罚“煽动诽谤”罪的案例,但亚当斯政府希望打好稳固的立法基础,以中止对这些检控的批评。而且,该立法比普通法(common law)的规则更为自由,明确规定,事实构成一种积极辩护,犯罪意图是陪审团而非法官要判断的问题。然而,该法案遇到了杰斐逊主义者大量的反对,而据此作出的检控几乎全部是针对杰斐逊主义的同情者,触发了共和国早期对言论自由的性质最广泛的辩论之一。
根据该法案,在按其自己的期限失效的1801年3月3日前,有25个逮捕案,12个审判案和11个判有罪的案例。最值得注意的煽动法案审判案例是马修·里昂(Matthew Lyon)、托马斯·库伯(Thomas Cooper)和詹姆斯·汤普森·考林达(James Thompson Callender)等案。
里昂是来自佛蒙特州的杰斐逊主义者、共和党人、国会议员。他对亚当斯政府有多次批评性演讲,暗示该政府只有兴趣于进一步增加其自己的福利,一直都对法国不公平。里昂指出该总统属于一个“疯狂的家族”。
联邦党人注意到里昂出生于爱尔兰,认为他是“外国煽动者”,陪审团认定他违犯法令有罪。主持该审判的最高法院助理大法官威廉·派特森(William Paterson)判决他监禁4个月并罚款1000美元。
托马斯·库伯是一位英国移民,是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一派的作家,被指控发表了若干声明,称亚当斯政府将一支常备军强加给美国,在和平时期付给过高的利息率,并不适当地干预司法。大法官萨穆尔·切斯(Samuel Chase)主审了库伯审判案,当库伯对他的指控提出言论属实这一积极抗辩理由时,切斯要求库伯以“优势的证据”(beyond a marrow)来证明他对亚当斯的指控的真实性。库伯的指控中至少有一条(即关于不适当干预司法)明显不是事实,而其他指控,至多只是观点。陪审团根据切斯的指示,认定库伯有罪,切斯判他罚款400美元并监禁6个月。
詹姆斯·汤普森·考林达审判案是最重要的一案,主要是因为主审法官(又是塞米尔·切斯)的表现,而非考林达的“罪行”。苏格兰移民考林达,与库伯相仿,加入了杰斐逊案件的名单,他著了一书批评亚当斯政府,书中谈及亚当斯时最客气的地方可能是说他是“一个白头纵火者”。
对考林达的最重要指控是他曾暗示亚当斯——已被考林达指控还在担任副总统时就背叛了祖国的利益——曾投票赞成通过对英国债权人有利的法令,而且正是他那一票打破了僵局,使法案通过。考林达的律师们对从易怒的切斯身上赢得政治得分比对如何有效地为他们的客户辩护更有兴趣,考林达被判有罪,判决监禁9个月,罚款200美元。这为杰斐逊党人后来弹劾切斯的努力提供了弹药。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1798年的法案是联邦党人为了封住对立的出版界的口采取的蛮横无理的尝试,但似乎同样可能的是,该法案的目的只不过是对亚当斯政府的激烈批评者中的那些比较信口开河的人略加控制。
4家主要的共和党人报纸被封住嘴巴,但库伯和其他人很快就被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赦免了。该法案在1801年失效,最高法院最后在美国诉赫德逊与古得文(United States v.Hudson & Goodwin,1812)一案中判决,没有可以支持检控煽动诽谤的普通法。最重要的是,杰斐逊党人能够用对共和党人作家的检控来号召对联邦党人的反对。杰斐逊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中击败了亚当斯,从而开始了联邦党人的末日。
【参见“Criminal Law Principles(刑法原则)”】
James Morton Smith,Freedom's Fetters:The Alien and Sedition Laws and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1956.Stephen B.Presser,The Original Misunderstanding;The English,the Americans and the Dialectic of Federalist Jurisprudence,1991.Gregg Costa,"John Marshall,the Sedition Act,and Free Specch in the early Republic,"Texas Law Review 77(1999):1011.
——Stephen B.Presser
- Accidents
- Adams,John
- Actus reus
- Abortion and reproductive decisions
-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 Administrative law
- Administrative law judge
-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cts
- Admiralty and maritime jurisdiction
- Adoption and termination of parental rights
- Adultery
- Adversarial system
- Adverse possession
- Advertising,legal
- Affirmative action
- Agency,law of
- Agency rulemaking
- Aging and the law
-
- 诗人韦应物:唐朝的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
- 浪子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没有正经工作整天吃喝玩乐的青年;流浪的人;长的帅为人豪爽,女人见了会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男人;风流子弟,整天为了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