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证
指在诉讼中确认证据证明作用的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1)在民事诉讼的法庭调查阶段,一方当事人就另一方所提证据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否定其存在,另一方则据实予以反驳的证据制度。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程序,是案件进入实体审理中的重要阶段,要旨在审核各种证据、认定事实、查明案情。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反驳对方主张的,应该提供证据或申辩理由。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质证有两条基本规则:一是原告与被告互相质证;二是以审核证据为中心,紧紧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所涉及的法律事实进行,旨在达到审核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目的。质证的内容主要是对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质疑。(2)在刑事诉讼中,指对证人证言提出疑问,要求证人作进一步的陈述,以解除疑义,确认证据的证明作用。是法院审查、核实证人证言真实可靠程度,以查明案情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依法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质证与对质不同:对质可以在侦查阶段采用,也可以在审判阶段采用,它不是核实证据所必须采用的法定方法和程序,并且只限于核对案件的某一特定事实,而核实的事实不限于证人证言;采用质证,仅限于在法庭上查核证人证言,并且是法定核实证人证言必须采用的方式和程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