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法
是指国家认可,具有了法律效力的习惯。习惯法的地位,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尽相同。奴隶制社会初期,习惯曾是法的惟一渊源。初期的成文法也大多是习惯的记载。奴隶制社会后期和封建制社会时期,国家立法虽有了较大发展,但习惯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封建制时期的西欧,习惯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相当大的作用。特别在封建割据时期,多数国家和地区习惯法仍是法的主要渊源。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习惯法的作用逐渐减弱,成文法在法的渊源中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在民商法方面不少规定仍依习惯。中国一般不把习惯法当做是法的一种渊源,但是对于一些公认的国际习惯或国际惯例,还有一些民族习惯,法律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法的渊源之一。
上一篇:西塞罗,马库斯·图里乌司
下一篇:习惯继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