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废止论
主张在刑罚体系和刑罚制度中废止死刑的论理和观点。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家提出了刑罚人道主义思想,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系统论证了死刑的残酷性和不人道性,提出了废除死刑或严格限制死刑的主张。其后关于废除死刑还是保留死刑,成为长期争论的问题。废除死刑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死刑是违背天赋人权原则的野蛮刑罚。人的生命是天赋的,而死刑是刑罚方法中最残酷的刑罚,否认个人的生命价值;死刑是“杀人偿命”的报复思想,报复是人的本能,而非人的理性。(2)死刑与刑罚的目的相违背。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者,使其尽早复归社会,刑罚不是以恶报恶,以痛苦去赎罪;死刑剥夺了犯罪者的生命,剥夺了其改造的机会。(3)死刑违背了宪法原则。许多国家的宪法规定保护公民人身权利和禁止酷刑,而死刑是最残酷的刑罚,保留死刑即是违背宪法。(4)死刑不具有威慑力。被判处死刑的犯罪者往往是精神异常的人或是亡命之徒,他们或是基于某种信念,或是处于感情因素而不计较个人生命;统计材料证明,废除死刑的国家犯罪率未增加,保留死刑的国家犯罪率未下降。(5)死刑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被判处死刑的犯罪者也存在犯罪情节轻重,由于死刑无幅度,一律适用死刑有违刑罚的公平性,难以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6)一旦判决有误,无法补救。(7)死刑不利于被害人取得损失的赔偿。(8)死刑助长人性的残忍。(9)死刑不具有经济价值。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
-
- 子产为何不毁乡校?
- 子产实行仁政,听从百姓建议,为什么不毁乡校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