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使节权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国家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能。一般认为,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派遣外交代表驻在其他国家,同时也应该接受其他国家的外交代表,国家的这种派遣或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利被分别称之为主动使节权和被动使节权。使节权被看做是国家主权的一个属性,一国是否行使和如何行使使节权,可以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并按照具体情况而自行决定。但这种权利不具有绝对性质,不能理解为一国有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情况下派遣外交使节的权利,或一国有必须接受他国所派遣外交代表的义务。行使使节权原则上须经有关国家相互同意,首先是双方要互相承认,其次是双方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和常设使馆。在国际实践中,国家间互派使节不是依据使节权自动行使而大都是经有关双方间缔结协议决定的。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未采用“使节权”这一术语,仅规定,以协议建立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在已互派外交使节的有关国家间发生严重争端或纠纷的情形下,一国可召回自己驻在对方的外交使节,从而断绝两国间的外交关系,这是使节权行使的另一个方面。国家的使节权一般由国家元首行使。有的国家宪法对其元首行使使节权不附任何条件,有的则规定,国家元首派遣外交使节须经议会或最高权力机关同意。根据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除主权国家,联合国等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际组织也被认为享有使节权;被承认为交战团体的国际法实体则通常没有使节权。

上一篇:使馆 下一篇:使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