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书名。战国时杂家的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百科全书。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定,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十二纪,分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计20余万言。因原书以“八览”为首,故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以本书为杂家,因书中保存了先秦各家旧说,但却杂而不乱,有取舍,有见地,如取道家的法自然而不摒礼弃圣,取儒家的礼仪道德而不法古守旧,取法家的顺时变法而不否定教化,取墨家的节葬而弃其非攻,取阴阳派的五德终始而避其怪论,取人性“好利恶害”又信“化性起伪”,取赏罚之道又反对滥赏酷罚,主张尊君又反对独断,取重农又不废工贾,重贤人而不轻法治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田忌怎么死的?
- 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他忠君爱国、勇猛善战、善于推荐人才,孙膑就是他在与齐威王的赛马过程中发现的人才。不过田忌功劳很大,又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