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空
指隶属于一国主权管辖的该国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它行使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称为领空主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关于国家领土上空的法律地位曾有上空完全自由、上空有条件自由及国家行使空中主权等多种主张。大战期间,交战国和中立国都肯定了国家对领土上空享有主权。1919年《巴黎航空公约》第一次以国际公约形式确认国家对领土上空享有主权的原则,规定“缔约各国承认每一个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重申这一规定。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确认了这一空中主权原则,明文规定沿海国之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在此期间,许多航空条约以及50多国的国内航空立法也规定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主权,因此国家领空作为国家领土组成部分和受国家主权管辖已成为公认的国际法规则。各国有权规定其领空的法律制度,对领空行使完全的管辖和控制,有权完全禁止外国飞机进入领空或在一定条件下准许外国飞机进入或通过。外国飞机无进入一国领空的自由,未经许可而进入一国领空,便是侵犯该国领土主权,该国有权按情节轻重采取相应措施,如对越境飞机进行警告、迫降,甚至将其击落等。军用飞机非法越境,国家除有权采取上述对待措施,还可向飞机所属国抗议。国家间一般都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相互给予外国民用飞机进入和通过本国领空的权利。军用飞机一般须预先经过特别许可才得飞入他国领空。外国飞机通过一国领空或降落停留在机场,必须遵守该国的法令和规章,对违法行为负责。领空的上限迄今尚未确定。随着各国航天活动的兴起和国家主权不及于外层空间的原则的确定,如何划分领空的上限即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界限更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