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问式诉讼
又称“审问式诉讼”。指国家官吏依其职权,主动追究犯罪的一种诉讼形式。纠问式诉讼盛行于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君主专制时代和中国的封建时代。其主要特征是:(1)国家官吏依职权主动追究犯罪。审判权与行政权不分,各级行政长官行使最后裁判权。法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人控告,都有权依职权进行追究,负责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实行的是不告也理原则。被告人在诉讼中是被追究、审问的对象,是诉讼客体,只承担招供义务,无诉讼权利可言。被害人只是告发人,也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和权利。(2)奉行口供主义。采用刑讯、拷问收集证据。被告人是被审问、受刑讯的对象,罪从供定。拷问是审判案件的主要方式。不仅对被告人使用,还可以对被害人、证人使用。(3)侦查和审判一般是秘密进行。法庭审判时不允许无关的人旁听,也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辩论,任凭法官判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姬昌与姜子牙什么关系
- 周文王姬昌是《封神榜》中的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周文王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君王?如果当时没有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