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
指调整遗产的继承关系,确定遗产归属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因历史时期、阶级结构和社会制度不同,继承法调整的范围也不相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继承法同时调整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两种社会关系,多存在于古代,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产物。狭义的继承法仅调整财产继承关系,是近现代普遍意义上的继承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中国的继承法也不例外。继承法调整财产的继承关系,即被继承人生前所有的财产在其死后如何转移给继承人,内容包括继承开始的原因、继承权利的归属、继承人应负担的责任、继承财产应如何清算分割等。继承法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形式意义上的继承法和实质意义上的继承法。形式意义上的继承法是指冠以“继承法”之名的规范;实质意义上的继承法是指一切有关财产继承的法律、法规、决定、指示等涉及继承的规范性文件,而不限于继承法本身。中国继承立法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时期。古代继承立法以宗祧继承为核心,采用“礼律结合”、“出礼入刑”的调整手段;近代继承立法以清末修律为起端,多沿袭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制定的继承政策和条例的经验而产生的中国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中均写入了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内容。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该法共5章37条,标志着中国继承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