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雇佣逃离部队军人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佣,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部队的管理秩序。(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雇佣逃离部队的军人,情节严重的行为。雇佣,是指出资使逃离部队的军人为自己或者单位劳动。情节严重是成立本罪的必要条件,一般是雇佣多名或多次雇佣逃离部队的军人;雇佣后影响部队战斗和其他重要任务的完成的,等等。(3)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4)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中国《刑法》第37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上一篇:雇佣契约 下一篇:雇佣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