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犯
“秘行犯”的对称。根据中国《刑法》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明文规定,某种犯罪行为务必表现为故意在不特定的人或者多数人能够认识其犯罪行为的场合实施其犯罪的一种犯罪形态。其基本特征如下:(1)在犯罪的行为方式上,公然犯表现为无所顾忌、明目张胆地实施犯罪。这是其整体性的本质特征。(2)在罪过形式上,公然犯多是直接故意犯罪。这是由公然犯的行为特征所决定的。(3)在犯罪的人数规定性上,刑法上的必要众合共犯,多是公然犯。(4)在犯罪行为地规定性上,刑法多将特定的行为地设定为成立公然犯的必备要件。例如,“公共场合”、“车站”、“国家机关”等分别是中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侮辱国旗、国徽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必备要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特定人能够同时或相继认识其犯罪行为的场合,即使是密室,行为也能构成公然犯,因而“公共场所”并非所有公然犯的共性特征。(5)在自然犯还是法定犯的规定性上,公然犯多表现为自然犯,例如,现行刑法规定的侮辱罪等。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法定犯,例如,刑法规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等,也是公然犯的情形。(6)在犯罪实行方式上,公然犯一般以作为的方式施行,但不排除分则所规定的个别公然犯由不作为的方式完成。(7)在犯罪既遂规定性上,公然犯多表现为结果犯、实害犯或行为犯,个别表现为继续犯、危险犯。(8)在诉讼程序上,明示公然犯罪原则上应当是亲告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9)在犯罪构成的规定性上,公然犯中有较多的“情节犯”规定,即刑法上明文规定“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被父亲李渊连骗三次!
-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杀害兄弟,囚禁父亲而被千古诟病。然而,军事政变的背后鲜为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