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中国刑法罪名。指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而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集会、游行、示威,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管理制度和社会公共秩序。(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行为:一是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而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秩序的行为;二是未按照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集会、游行、示威,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集会,是指聚集多人于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这里的非法集会,是指举行集会的程序和集会的方式是非法的,不要求集会目标是非法的。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场所列队进行,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本罪要求的非法是指违反中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依照该法,集会、游行、示威须由其负责人提前5天向主管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获准方可进行。并且必须按照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成立本罪不仅实施了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行为,还要求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解散命令,是指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而非其他任何公民,根据中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赋予的命令解散、强制解散、强行带离或拘留的权力,发出的解散命令。若拒不服从该命令,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即成立本罪。(3)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4)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才能成为本罪主体。中国《刑法》第296条规定,犯本罪之罪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