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犯罪预备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为犯罪制造便利条件的准备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实施犯罪而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如寻求、制作用于作案的刀枪、毒药、麻醉剂、爆炸物品、作案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准备事后毁灭罪证的物品等。二是为犯罪制造便利条件的其他行为。如查看犯罪场所、路线和被害人行踪、谋划作案方法、筹集犯罪活动资金、网罗犯罪同伙、为犯罪排除障碍、以及到达作案场所后的隐蔽、守候行为等均属之。犯罪预备虽尚未对客体产生直接的危害,但已构成实际威胁,是为着手实行犯罪,进而完成预期的犯罪作准备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预备犯。对预备犯,中国刑法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上一篇:犯罪因果关系 下一篇:犯罪原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褒姒竟是私生子 褒姒为什么不笑的原因
褒姒竟是私生子 褒姒为什么不笑的原因
褒姒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是周幽王的崇妃,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一笑而为后人所论道。关于褒姒的身世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从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