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共谋
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谋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对实施某种犯罪只要达成协议,形成合谋,即使共谋人并未付诸实施,亦构成共谋犯罪。是英美法系刑法中不完整犯罪之一种。在香港刑法里,共谋罪的范围包括:(1)共谋实施刑事犯罪行为。如共谋诈欺,共谋杀人等。(2)共谋实施非法但不是犯罪的行为。只限于共谋侵权(如共谋非法侵入外国大使馆),共谋伤害(如劳资纠纷中的共谋伤害雇主),共谋妨害风化或败坏公德等三种共谋罪。共谋罪的构成要件是:(1)犯罪主体是二个或二个以上参与协议的人。公司亦可成为共谋罪的主体。(2)合谋实施非法行为。共谋罪的犯罪行为是合谋行为本身,共谋人一经形成合谋,即完成犯罪,而不论参与人是否将共谋的犯罪或非法行为付诸实施。故达成协议是共谋罪的实质核心。(3)共谋犯罪的意图。共谋人必须了解并同意实施共谋的行为,希望或追求共谋目的实现。共谋人之间不一定都彼此认识或同时进行合谋,但行为人至少与其中一人有联系,并知道还有其他人参与谋划。惩罚共谋犯罪的目的,是当犯罪行为或非法行为处于预备阶段,尚未着手之际,为防止实质性犯罪的实施而采取的制裁措施。是为预防有组织的犯罪和维护公共秩序需要而设立的一种罪。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
-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
-
- 朱熹有没有私通小尼姑?
-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提倡礼教伦常,然而,却有人传说朱熹曾勾引过小尼姑,而且还不止一个,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