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正义
一般指法与正义的关系。正义是一种对理想或美德的观念和追求。在人具有共性的意义上,正义具有某种普遍性;从人的特殊性着眼,不仅不同时代的人对正义有不同看法,即使同时代同地域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正义观。正义与法律的关系,可以一般性地理解为,正义是法律应予追求的美德,而法律乃确保正义的制度化形式。从正义对法律的意义来说,它提供一种法律演进方向的引导,一种评判法律的准则,还提供人们超越法律之外进行权利诉求的合法性。法律生活中的个人,可以在“正义”的名义下,将某种个人要求的感情表达换成“绝对公理”的方式;而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们,则可以把法律装扮成“正义”的化身,要求人们遵从。从法律对正义的意义来说,法律通过分配权利确认正义、通过惩罚罪恶伸张正义、通过弥补损失恢复正义。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对正义的实现并非必不可少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种没有法律和法官的共和国,是靠“哲学王”的智慧和判断力保证正义的共和国;中国古代儒家多认为道德比法律更具有保障正义的作用。还有人进一步认为,实践中的法律或法律机构不但不能保障正义,而且常常破坏正义,是非正义的来源,如剥削阶级的法律和司法腐败。由此,在考察法律与正义的关系时,注意正义的理想性和法律的实践性之间的差异是必要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