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第三人利益合同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第三人的合同”、“第三人权利的合同”或“向第三人给付为标的的合同”。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第三人给付而使其直接取得债权的合同。约定向第三人为给付的人称为约定人、约束人或债务人;承诺该约定或使约定人向第三人为给付的人称为受约人或债权人;第三人称为受益人。第三人利益合同是约定人与受约人约定向第三人为给付的合同,以第三人直接、独立地取得权利为目的,第三人不须加入合同或为承诺,而直接依合同即取得权利,故第三人有对于债务人直接请求履行的权利。第三人对于债务人没有直接请求履行权的,称为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要件有:(1)约定人与受约人之间须有有效成立的合同。此有效要件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绝对要件,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解除,第三人不受善意第三人原则的保护。(2)须以第三人取得债权为标的。第三人须有取得权利的意思,该意思不以明示为必要,可以推断其有此意思即可。第三人有权利能力是合同的效力的发生要件,但不是成立要件,故约定第三人为未出生的人或未成立的法人,也可成立第三人利益合同。第三人取得利益不须承诺而直接取得,且该利益无须是单纯的获利,附负担的利益(如附负担的赠与)也可成立第三人利益合同。第三人的权利由第三人利益合同而成立,因第三人表示享受该利益的意思而确定,第三人表示此意思前,当事人可以变更或撤销。第三人享受利益的意思表示应向债务人为之。第三人对当事人一方表示不享受合同的利益的,视为自始未取得权利。受约人的债权是向债务人请求向第三人为给付,而因约定人债务不履行第三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约定人(债务人)对于第三人直接负担债务,可以以合同所生的一切抗辩事由对抗第三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魏文侯用才之道
魏文侯用才之道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