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1910年由清朝政府颁布。该法分为通则、权利期间、呈报义务、权利限制、附则等5章,共55条。其主要内容有:(1)关于著作权的定义和受保护作品范围。著作权指对作品的专有复制权。受保护作品包括文艺、图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等。(2)关于取得保护的手续。作者应用本人姓名呈报注册。凡以学堂、公司、局所、寺院、会所出名发行之著作,应用该学堂等名称,附以代表者姓名呈报,并送样本两份,注册费银5元,呈送民政部注册发照后,方能取得保护。(3)关于著作权保护期。著作权归作者终身享有,作者亡故,由其继承人继续至30年。(4)关于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凡法令约章及文本案牍、各种善会宣讲之劝诫文、各种报纸记载政治及时事上之论说新闻、公会之演说不享有著作权。(5)关于合理使用。将他人已出版作品节录供普通教科书参考之用,在自己作品考证注释时节录引用他人作品,仿他人图画以为雕刻模型,或仿他人雕刻模型以为图画者,不以假冒论,但须注明原著之出处。(6)关于外国人作品,只规定将外国作品译出华文者,著作权译者享有。(7)关于侵犯著作权。凡假冒他人作品,科以40元以上400元以下罚金,赔偿作品损失,没收印本刻版及专供假冒使用之器具。割裂、改窜及变匿姓名或更换名目发行他人之作品者,科20元以上200元以下之罚金。侵犯著作权诉讼期限为2年。该法于清朝政府垮台前一年颁布,实际施行时间不长,但它对后来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著作权法有重大影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