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原则
法庭审判案件连续进行的原则。审判原则之一。法院审判从开庭至作出判决,除必要的休息时间外,法庭不得中断诉讼活动,也不得更换审判人员。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司法制度的产物。英国最早确认这一审判原则。法国在1808年的刑事诉讼法典中正式予以规定。此后其他许多国家相继仿效。诉讼法学者认为,不间断原则可以防止审判活动中断造成的各种弊端,并有助于审判人员从连续的审判中对案件获得完整、清楚的印象,以便做出正确评断。不同的国家实行这一原则的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审判案件无例外地实行不间断审判原则。有的国家,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规定,审理应当持续进行至重罪法庭做出裁定,宣布审判结束为止。在法官和被告人必要的用餐时间内,审理可以暂停。也有的国家,如德国的刑事诉讼法在肯定这一原则的同时,并规定法庭可以依法决定中断审判的时间。中国诉讼法没有将审理案件不间断作为一项审判原则规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
-
- 朱熹有没有私通小尼姑?
-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提倡礼教伦常,然而,却有人传说朱熹曾勾引过小尼姑,而且还不止一个,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