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被告人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在刑事诉讼中与“原告人”相对的诉讼当事人之一。是被指控犯有罪行,并被依法提起刑事诉讼的人。在中国,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人民法院未对其作出判决之前,称为被告人。自诉案件中,被告人为被拥有自诉权的人起诉的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给受害人直接造成物质损害而被起诉的人。被告人与罪犯是不同的:前者是否实施了指控的犯罪,犯有何种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应当受到何种刑事惩罚的问题,尚未最后确定;后者则是人民法院对其已作出了发生法律效力的有罪判决的人。被告人在未被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前,不能称为罪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是独立的诉讼主体,享有的诉讼权利主要是:(1)参加诉讼;(2)要求告知被控告犯了什么罪;(3)自行辩护或依法委托辩护人为自己辩护;(4)申请回避;(5)提出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6)出庭参加法庭审理;(7)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8)认为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可依法提出上诉,等等。被告人还可以享有其他诉讼权利: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本案无关的问题;供述、辩解;参加辩论和最后陈述;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提出申诉和对于自诉案件提出反诉等权利。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应负的义务是:(1)接受讯问并如实供述或陈述案件情况;(2)不得伪造、隐匿、毁灭证据;(3)提供或交出物证、书证;(4)接受强制措施;(5)接受传唤、按期到庭接受审判,并要遵守法定审理程序和法庭程序;(6)在法律文书上签名或盖章;(7)承担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责任;(8)执行判决、裁定等。

上一篇:被告 下一篇:被告人最后陈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