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百科

引用语辞典

本文作者:四库百科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0 08:51: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哀:可怜。劬(qú)劳:劳苦。|可怜我的父母啊,他们生我养我,历尽辛劳。|旧指对双亲的感激和思念。语出《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唐·张说《元识闍黎庐墓碑》:“...


  • 只敬衣衫不敬人

    只敬衣衫不敬人

    意谓敬重别人,只看他的穿着而不看他的为人。|形容世俗的势利眼光。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三圣继昌禅师》:“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阅读]

  •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形容上古人民的简朴生活。语出《淮南子·齐俗训》:“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其衣致暖而无文,其兵戈铢而无刃,其歌乐而无转,其哭哀而无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汉·王充《论衡·感[阅读]

  •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座:坐位。樽:酒杯。|经常宾客满座,酒水不缺。|形容人豪爽好客。语出《后汉书·孔融传》:“(融)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阅读]

  •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论道:谓谋虑政务。王公:王指天子,公指诸侯。作:起来。士大夫:古代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安坐谋虑国事的是王公;起来执行政务的是士大夫。|旧时表示各有专职。语出《周[阅读]

  • 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三公:古代中央最高三种官衔的合称。|旧指大臣陪侍帝王论政议事。|也形容大臣坐着议论政事。语出《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后多引作〔坐而论道,谓之三公〕。晋·[阅读]

  • 坐不改名,行不改姓

    坐不改名,行不改姓

    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阅读]

  • 坐地日行八万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指地球。|坐在地球上每天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旅行八万里。语出毛泽东《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北京电视台春节节目新》(《光明日报》1993年1月22日):“[阅读]

  •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作:制作。谓制礼作乐。圣:聪明睿智。述:记述,陈述。明:洞悉事理。|意谓能制礼作乐的人是聪明睿知者;能阐述成说的人是明白事理者。|后常用以尊称能创作和能承传的学者。语出《礼记[阅读]

  • 作无益害有益

    作无益害有益

    见〔不作无益害有益〕。[阅读]

  •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祥:福。殃:祸。|作善事的,就赐给他百福;作不善的,就赐给他百殃。语出《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阅读]

  • 作法于涼,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

    作法于涼,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

    凉:涼薄。敝:通“弊”,流弊,坏处。|在涼薄的基础上制订法令,它的不良后果尚且是贪婪。在贪婪的基础上制订法令,其不良后果又将如何?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浑罕曰:‘[阅读]

  • 尊中酒不空

    尊中酒不空

    见〔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