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1984年的阿利亚
指从以色列建国到1984年犹太人向以色列的移居。1948年随着以色列国的建立,前往故土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不再被当作外来的移民,而是这个新兴犹太国家的主人。以色列国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宣布:“以色列国将对所有犹太移民敞开大门。”新受命组成的临时国家委员会通过的第一项法令,就是废止前统治者制定的所有限制犹太移民的规定。从此,世界范围内的犹太人可以自由进出这一犹太人的国家。1950年颁布的《回归法》从法律上赋予每一个犹太人自由移居和永久居住的权利。1952年颁布的《国籍法》规定任何一个犹太人只要一踏上以色列国土即具有公民身份。建国初期,规定以色列国和海外犹太人社团共同负责移民和吸收工作,以犹太代办处为执行机构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负责动员、组织移民活动,并协助以色列政府作好对移民的安置。
以色列国一建立,被英国政府滞留在塞浦路斯的犹太人以及纳粹屠犹幸存的和生活在迁移营中的犹太人马上来到以色列。到1949年1月,已有10万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一年中,就有20.3万犹太移民来到以色列。1948—1951年,保加利亚4.5万犹太人中的3.7万人,黎巴嫩3.5万犹太人中的3.05万人,伊拉克13万犹太人中的12.4万人,波兰15万犹太人中的10万人,罗马尼亚35万犹太人中的11.7万人先后来到以色列。1949—1950年期间,每隔两天就有一架班机从也门直飞以色列,从而把也门5万犹太人中的4.8万人接到以色列。以色列国建立了347个新的农村定居点(251个莫沙夫,96个基布兹)和第一批开发城市。许多老城市,包括策费特和阿富拉,居民数激增。
这一时期涌入的移民不仅数量大,而且具有突发性。接运移民工作采取了非常措施才得以顺利实施,其中包括接运也门犹太人的“魔毯行动”和接运伊拉克犹太人的“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动”。对移民的安置在移民抵达时即开始,其中包括在海港或机场的接运,向移民提供食品和住处,建造临时和永久住房,开辟就业渠道,提供医疗服务和受教育机会等。每年,犹太代办处工作人员要将20万移民从抵达处运送到他们的新居。首先,新来的移民得运送到海法附近的“阿利亚之门”——一座由英军军营改建的移民事务中心,在那里进行登记、体格检查、预防接种,最后送往目的地。高峰期,“阿利亚之门”每天要接待移民1000人。最早到达的移民主要安置在阿拉伯人遗弃的房屋中。1949年,成立了全国移民住房公司。到1951年底,建成住房28000户。与此同时,政府从瑞典进口了大量活动房屋作为临时安顿之用。为了应急,还把一部分英军军营改成临时住所。
1955—1957年,出现了新的犹太移民浪潮。在新移民中,有6万人来自摩洛哥,1.55万人来自突尼斯,3.5万人来自波兰(其中大部分是从苏联返回波兰的犹太人)。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以后,有9千名匈牙利犹太人通过非法途径来到以色列。西奈战争(1956)以后,1.45万埃及犹太人移居以色列。这期间,移民中的许多人在拉赫希和约旦谷新建的农村定居点中安家落户。1961—1964年又一次形成阿利亚高潮。到以色列的移民达22万,主要来自北非约10万,罗马尼亚约6.3万。六日战争给阿利亚以新的刺激。1967—1984年期间,约有50万犹太移民来到以色列,其中35%来自苏联,13%来自美洲,7%来自法国,6%来自罗马尼亚,6%来自北非,4%来自伊朗,3%来自英国。1978—1979年这段时期,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有50%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17%的移民是医生、科学家、建筑师、律师、教师,艺术家和运动员的人数也很多。
1948—1984年各国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数见附表1。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