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
同义词:周文王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6 15:55:2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周文王五十年(前1135年),文王崩,葬于毕原。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姬昌
姬昌的资料
姓名:姬昌
别称:周文王、西伯昌
朝代:西周
民族:华夏族
所处时代:商末周初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岐周(今陕西岐山)
出生时间:前1152年
去世时间:前1056年
主要成就:壮大国力,为武王克商奠定基础
姬昌的人物评价
《诗经·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孔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季札: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明·王圻《三才图会》中的周文王像
孟子: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刘安:文王四乳,是谓大仁,天下所归,百姓所亲……
司马迁:①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②维弃作稷,德盛西伯。
曹操: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
彭羕:且夫立业,岂在老少,西伯九十,宁有衰志,负我慈父,罪有百死。
苏辙:①文王用人,其广如此,而坚何尤焉!②……虽使主盟诸夏,而不废旧君,上可以为周文王,下亦不失为桓、文……
张居正:天下闻之,曰:“西伯之泽,及于枯骨,况于人乎?
中国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圣贤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周文王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对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礼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为人们对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种向往,它的意义还是积极的,所以说抽象意义的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
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周王季,也称季历
母亲:太任,周国附近挚任氏部落首领的次女
明·朱天然《历代古人像赞》中的周文王
明·朱天然《历代古人像赞》中的周文王
妻子
子女
伯邑考(姬考):姬昌嫡长子,母太姒,早卒
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母太姒
管叔鲜(姬鲜):姬昌嫡三子,母太姒
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母太姒
蔡叔度(姬度):姬昌嫡五子,母太姒
曹叔振铎(姬振铎):姬昌嫡六子
郕叔武(姬武):姬昌嫡七子,母太姒
霍叔处(姬处):姬昌嫡八子,母太姒
卫康叔(姬封):姬昌嫡九子,母太姒
冉季载(姬载):姬昌嫡幼子,母太姒
郜叔:姬昌十一子
雍叔:一作雍伯,姬昌十二子
毛叔郑(姬郑):姬昌十三子
滕错叔(姬绣):姬昌十四子
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
原叔:姬昌十六子
酆叔:姬昌十七子
郇叔(姬葡):姬昌十八子
后世纪念
周文王陵位于咸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
姬昌与姜子牙什么关系
周文王姬昌是《封神榜》中的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周文王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君王?如果当时没有姜子牙的相助,他能顺利伐纣,成为历史上的一位[阅读]
历史上的姬昌(周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唐语林·卷二·文学》载:“姬昌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相识,犹待安车。君王握手,何期晚耶?”姬昌[阅读]
周文王姬昌对历史有什么贡献?姬昌的历史贡献
《唐语林·卷二·文学》载:“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相识,犹待安车。君王握手,何期晚耶?”文王 姬[阅读]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姬昌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伯邑考 电视剧照古人的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论.如孔子就排行老二,故姓孔名丘字仲尼.因邑考是长子故称之为[阅读]
-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