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武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1-04 21:44:0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晁公武(1105年-1180年),字子止,号昭德先生。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宋朝钜野(今山东巨野县)人。靖康末年入蜀避乱,宋高宗绍兴二年举进士第,绍兴十一年至十七年(1141~1147)任四川转运使井度的从官。自幼喜读群书,初为四川总领财赋司,办事有才干。
晁公武出身世宦家族,七世祖晁迥官至礼部尚书,族父晁补之,从父晁说之,均为著名学者。晁冲之之子,金人南侵,举家避难四川,定居嘉定(今乐山),家藏书,在战乱中损失殆尽。绍兴二年(1132年),登进士第。公武后来成为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官,绍兴十七年知恭州(今重庆),又知荣州(今四川荣县)、合州(今重庆合川)、泸州(今四川泸州),隆兴初年(1163年),入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1164年)兼枢密院检详文字,侍御史[3]。乾道四年(1168年),以敷文阁待制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乾道五年(1169年),在四川重建广惠仓,赈济饥民。累官至吏部侍郎。
晁公武曾大力协助南阳井度写书、刻书和校书。井度好藏书,“历二十年,所有甚富”,晚年以五十箧藏书赠送公武,连同晁公家藏,“除其重复,得二万四千五百卷有奇”,绍兴二十一年,又在知荣州任上,利用闲暇之余,“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完成《郡斋读书志》初稿,晚年定居四川嘉定府符文乡,建有“郡斋”藏书处,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目录学家陈振孙称此书:“其所发明,有足观者。”。另著有《易诂训传》18卷、《尚书诂训传》46卷、《毛诗诂训传》20卷、《中庸大传》1卷、《春秋诂训传》30卷、《石经考异》1卷、《稽古后录》35卷、《通鉴评》10卷、《老子通述》2卷、《昭德堂稿》60卷、《嵩高樵唱》2卷等。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