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鉴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3 17:07:0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杨廷鉴
字 号:字冰如,号靖山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
主要成就:擅长书法,为后世留有扇面等不朽佳作。
(1603—1665)字冰如,号静山,生于明万历癸卯(即1603年)10月27日辰时,卒于清康熙乙巳(即1665年)正月28日,享年62岁。是关西夫子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杨震33世孙杨士英于南宋绍定年间自江西临川移居前黄,世代耕读传家,他“自幼习勤苦,不好鲜衣纨绮”,1630年参加乡试,这时杨廷鉴已以才品为常州公认第一,声名日噪。他跟随著名政治家、礼部尚书孙慎行和副都御史张清惠学习经史,刻苦钻研,尤以树立品节敦励廉耻为第一义,1642年杨廷鉴公车北上参加会试,正值张清惠特召入京,于是师生乘船并进,张对杨说“科名君自有之,吾辈相期更有远大于此者”。1643年是明朝的最后一次会试,相传杨赴京时绕道河南拜谒父亲的好友、理学名家孙奇峰,遇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于是被迫留在军中为农民军写“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均田免粮”等标语。后来杨廷鉴寻机脱身。8月参加廷试,杨廷鉴在太和殿回答皇帝提问时有“取士先品行,而后文辞,用人贵朴诚而贱浮,竞论邪正,不论门户……”崇祯帝深加叹赏,亲擢第一,授翰林院修撰。1644年3月,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相传李自成不信任明朝降官,欲用1643年会试中式的年轻进士,杨廷鉴作为状元当然为李自成所重视。明亡后,杨廷鉴葡匐三千里,艰险备尝,九死一生,屏息乡居,有说他曾在清初为官,这些都未见载入史书和地方志书,家谱也未记载。1646年,清廷特召杨廷鉴入京为官,杨引疾不赴。1650年,洪承畴推荐杨廷鉴为官,杨以母忧未满推辞。1652年顺治皇帝每见内院及待从大臣或杨廷鉴的常州籍同乡、同年反复询问杨廷鉴的病情,欲请杨出山为官。这时杨廷鉴的儿子大鲲在翰林院供职,顺治帝向杨大鲲了解其父的病情,再次请杨廷鉴出任清朝官职,杨廷鉴以病推托,拒绝出山,这时杨已厌薄功名。杨廷鉴在常州闲居养病期间为常州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事,现仅举2例。明末清初鼎革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常州府学、县学停办,学舍颓废,杨廷鉴发起募捐,将常州府学、县学修缮一新,使学生能正常入学。1661年常州大旱,饥民饿莩盈路,杨廷鉴提议知府设立粥厂多处,城市设在寺院空地,乡村设于里社公所,他还亲自指授救灾民的方法,以防拥挤脱漏,以1662年春至夏共150天,“自城迄乡凡70里,救活灾民不可胜计”,杨廷鉴轻财好施,乐善不倦,他在常州民间有很好的口碑,在京的常州籍官员赞诵他,以为活佛度世,称他为山中宰相,杨廷鉴为此已“殚精耗神,筋疲力竭,不可复支”。1665年正月28日,杨廷鉴不幸病逝,享年62岁。据家谱记载,杨廷鉴捐馆(去世)之日,常州城“里巷息舂,一郡罢市,儿童妇女野哭巷祭,即舟帆过我武进莫不太息坠泪”。
蹇义
本 名:蹇义字 号:字宜之,初名瑢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巴县(今重庆市)主要成就:六朝重臣官 至:吏部尚书、少师、太师谥 号:忠定 蹇义,明代大臣。字宜之,初名瑢,巴县(今[阅读]
杨嗣昌
本 名:杨嗣昌别 称:杨阁老、杨阁部、杨武陵、盐梅上将字 号: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主要作品:《杨嗣昌集》主要成就:提出“四正六隅[阅读]
丁启睿
本 名:丁启睿字 号:字性如号圣临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永城参考资料:《明史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清实录顺治朝实录》 丁启睿(1595年-1647年),字性如 ,号圣临 [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