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恩侯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6 14:57:2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朱之琏
别 称:延恩侯
所处时代:清
民族族群:汉
雍正二年【1724】,赐朱之琏一等延恩侯,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朱之琏虽有司明孝陵延春秋案扫之命,却无服明服,行明朔,用明礼之实。春秋二祭,都有必须“呈明前往”。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朱之琏卒于雍正八年【1730】。此后其后代世袭延恩侯,至清末。
延恩侯受封历史
明裔一等侯,始设于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清世宗命访求太祖支派后裔。次年二月,访得阿思哈尼哈番(清代爵位名,满语。为清初所定世爵八等中的第五等)朱延<木赦>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朱桂后裔,谱牒明确,遂于该年十月封其嫡孙,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为一等侯,世袭,列五等之班,世世代代负责明陵的祭祀及管理事宜。其族内人丁也由镶白旗全部转入正白旗。
朱之琏封爵后,随即遣往江宁祭明太祖孝陵一次。祭毕回京,又奉命祭天寿山十二陵(定陵祭祀尚未恢复)一次。此后,每遇春秋祭陵,均于该旗都统处呈明,然后前往昌平致祭。遇有应祭太祖孝陵时,则由礼部请旨获准后前往。
雍正八年(1730年)朱之琏去世,乾隆十四年(1749年)赠其为一等延恩侯,世袭。
一等延恩侯世表
朱之琏(?-1730),字商玉,号苍岩,奉天(今沈阳)人,正白旗汉军,为三韩世胄,世袭一等候。康熙31年(1692年)中进士,同年敕封为亳州知府。他“绝请托,寡宴会,治梗顽,不累民,重农桑,铁面无私”,后改赴安庆府任职。康熙46年(1707年)亳州百姓为其建生祠——朱公书院,以示纪念。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亳地水灾,温疫四起,民不聊生。朱之琏又被调回亳州,带领人民渡过了灾害。朱之琏在亳州人民心目中又一次留下美好印象。朱之琏两次知亳州长达十八年。朱之琏是明太祖朱元璋裔孙,出自代简王支。明崇祯时,简王后裔代王为洪承畴监军于松山,洪承畴军败,代王与其侄朱文元被俘,降清,隶镶白旗下。文元于顺治年间,曾奏明往大同取其宗族来京,今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朱之琏生于康熙年间,入仕,官正定知府。为官政绩尚可,颇有民望。雍正二年十月,以明代后裔,由正定知府特赐一等侯。八年卒。乾隆十四年八月,赠一等延恩侯,世袭。
朱震。之琏子。雍正八年十一月,袭一等侯。
朱绍美。震子。乾隆十一年二月,袭一等侯。十四年八月,改袭一等延恩侯。缘事革。
朱仪凤。绍美从子。乾隆四十年十二月,袭。
朱毓瑞。仪凤子。嘉庆二年袭。
朱秀吉。瑞子。
朱秀祥。秀吉弟。道光八年袭。
朱贻坦。秀祥族祖。道光十六年袭
朱书桂。坦族叔。道光十六年,袭。
朱鹤龄。书桂继子。
朱诚端。鹤龄族孙。同治八年,袭。
各代延恩侯每年支俸银610两,俸米305石。
徐锡麟
中文名:徐锡麟别 名:徐伯荪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出生日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12月17日逝世日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7月7日职 业:革命家信 仰:民族主义主要成就:传播[阅读]
恩铭
本 名:于库里·恩铭字 号:字新甫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洲镶白旗出生时间:1845年去世时间:1907年7月6日主要成就:推行新政官 职:安徽巡抚 于库里·恩铭(1845年—1907年7月6日[阅读]
毓贤
本 名:毓贤字 号:佐臣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旗人(内务府汉军正黄旗)出生时间:1842年去世时间:1901年2月22日 毓贤(1842年-1901年2月22日),字佐臣,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酷吏和极端[阅读]
谭锦镛
中文名:谭锦镛逝世日期:1903.8.14主要成就:中国驻美公使馆陆军武官性 别:男 办完公务,天近黄昏,谭锦镛走在一座大桥上。一个与谭锦镛擦身而过的美国警察见谭锦镛留着长辫子便[阅读]
伊里布
本 名:爱新觉罗·伊里布字 号:字莘农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1772年去世时间:1843年官 职:两江总督、广州将军等追 赠:太子太保谥 号:文敏旗 籍:满洲镶黄旗[阅读]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