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2 20:25:1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辛毗
字 号:字佐治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豫州颍川郡阳翟县
主要成就:辅佐曹魏三代帝王
职 业:官员
官 职:卫尉
封 爵:颖乡侯
谥 号:肃
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pí)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袁绍在初平元年到建安四年,虽然先后驱逐了韩馥,消灭了公孙瓒,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由于内部互相倾轧,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辛毗跟随哥哥辛评,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建安八年(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走投无路之际,采纳谋士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 辛毗归曹后,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曹操虽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带兵攻河北,军队进逼冀州首府邺城。袁尚闻讯从平原撤兵,回师救援。建安九年(204年),曹军攻打袁氏在河北的老巢邺城。攻邺城时辛毗带兵冲锋陷阵,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曹军攻入,忿恨辛评、郭图坏败冀州,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的一家。审配的侄子审荣,与辛毗交情深厚,对叔父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飞箭传书,与辛毗沟通消息。辛毗接信后报告曹操,曹操十分高兴,内外夹击,曹军很快就攻下邺城,生擒审配。辛毗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审配回头说:“狗辈,就是你们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杀你!况且你今日难得能亲手杀了我么?”随后,审配宁死不降被曹操处死。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率残部逃往乌桓,河北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他器重辛毗的才干,上表朝廷,拜辛毗为议郎,兼任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自进爵为魏王。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当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曹操一度犹豫不决。曹丕以年长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宠,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辛毗坚持以国立嫡长的礼法,坚决支持册立曹丕。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辛毗不禁对曹丕的举动感到愕然。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太子曹丕继位为魏王。魏王侍中、汉丞相长史辛毗联络群臣上书曹丕,劝他代汉称帝。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也因此被赐爵关内侯,任侍中之职。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当时连年干旱,蝗灾肆虐,中原大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魏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谏,想让魏文帝收回成命。魏文帝十分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此事。”辛毗从容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应该切问应对,拾遗补阙,陛下怎么能不同臣下商议?何况臣所谈论的并非个人私事,事关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说!”魏文帝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过了一会儿,他火气稍消,又出来责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苦苦地同我作对呢?”辛毗诚恳地说:“在这种饥荒年月,强行把他们迁徙到河南,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争陛下收回成命!”最后魏文帝下令,迁五万户,这不能不说是辛毗力争的结果,虽如此,仍是巨大的人民迁徙,给迁徙人民带来极大的困难。隋代的杨契丹就画有《辛毗引裾图》。魏文帝喜欢围猎,有一次随从时,魏文帝说:“打猎真高兴啊!”辛毗说:“对于陛下您来说很高兴,对于臣等是跟着受苦。”之后,魏文帝便很少射猎。
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命大将军曹真出兵伐吴,以辛毗为军师,进攻东吴的军事重镇江陵。江陵久攻不下,后因长江涨水,魏军才撤军北归。这时,辛毗被封为广平亭侯,仍任侍中之职。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极力劝阻,他指出:天下初定,便大举兴兵,势必会使刚刚得以恢复发展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当年曹操曾多次南征,都因江海湖泊阻挡不见成效。如今军力并不比当年强盛,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待民富国强之日,自可一举灭吴。但他的建议被魏文帝拒绝。结果兴兵十万,征战数年,仍然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病故,魏明帝继位。辛毗进封为颍乡侯。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深得魏明帝宠,他们专断朝政,朝中大臣纷纷投靠。辛毗却不肯趋炎附势,凡事秉公而断,从不假以词色。他的儿子辛敞怕老父遭到谗言陷害,劝他同刘放、孙资搞好关系,遭到他的严厉斥责。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魏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两军对垒,司马懿以逸待劳,诸葛亮屡次挑战他都置之不理。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以此来刺激他出营作战。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要求出战。司马懿上书魏明帝,要求出战,被明帝拒绝。魏明帝惟恐众将不听调度,就派辛毗为使者,持节赶赴魏军大营,遏制诸将行动。将领们都因辛毗素以刚正、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都被辛毗严辞拒绝。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三个多月,诸葛亮欲进不能,欲退不舍,后操劳成疾,病逝军中。魏军班师回朝后,辛毗任卫尉之职,不久病故,明帝赠他谥号为肃侯。 多年后,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高堂隆
本 名:高堂隆字 号:字升平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泰山平阳主要作品:文集十卷主要成就:屡谏魏明帝官 职:光禄勋爵 位:关内侯 高堂隆为西汉经学家高堂生的后代。他[阅读]
王观(三国)
本 名:王观字 号:伟台所处时代:曹魏民族族群:汉人籍 贯: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官 职:右仆射、司空爵 位:阳乡侯谥 号:肃侯 王观年轻时孤单贫贱,但却能磨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阅读]
马秋
本 名:马秋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扶风茂陵去世时间:215年父 亲:马超 马秋(?-215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人物,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军阀骁将马超之子。 人物[阅读]
王基
本 名:王基字 号:字伯舆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青州东莱曲城主要成就:大破吴军,生擒谭正,修筑昶城官 职: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 爵:常乐亭侯→东武侯追 赠:司空谥[阅读]
胡质
中文名:胡质别 名:胡文德国 籍:曹魏民 族:汉族出生地:淮南寿春(今安徽寿春)职 业:官员主要成就:在樊城击败朱然、务农积谷,广开水渠官 职:荆州刺史、征东将军封 爵:关内侯谥 号:贞侯追[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