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小六龄童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1-30 16:10:2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章金星

别 名:小六龄童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0年3月12日

逝世日期:1966年4月13日

职 业:演员

代表作品:《西游记》、《打半山》、《齐王哭殿》、《智取威山》 

弟 弟:六小龄童

父 亲:六龄童

祖 籍:浙江绍兴

生 肖:虎

性 别:男

  小六龄童(1950年3月12日-1966年4月13日),本名章金星,又名妙良,上海著名演员。汉族,祖籍浙江绍兴,小六龄童三岁即随浙江绍剧团演出并从父六龄童、伯父七龄童学艺等,八岁成为该团正式学员。曾主演绍剧传统戏《西游记》、《打半山》、《齐王哭殿》 。

  1966年4月13日,因患白血病去世,年仅16岁。在他短暂的一生曾和他父亲、弟弟一起演出过《三打白骨精》。

  人物履历

  周总理曾把小六龄童搂在肩上

  一说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会想到绍剧,就会想到“江南王”六龄童;正如一说到《西游记》,就会想到“美猴王”六小龄童一样。对这个传说中的“猴王世家”,人们有太多的好奇。而真相有时也往往会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传播中,变得似是而非。在送别一代绍剧宗师之际,让我们还原历史,一起去“猴王家族”探密。

  “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章宗义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母亲对其极其疼爱,嫌演戏太苦,一直不同意他学戏。章宗义6岁那年,在哥哥七龄童向父亲的极力游说下,得以首次在上海登台,演出的剧目是《霸王出世》,角色是“小霸王”。

  据他后来回忆,登台前,他极为紧张,“大人说,你只要装出蛮横的样子就可以了。于是,到了台上,我就憋着脸,扭着脖子,举手抬足地来了一通。演完后,我不晓得成功还是失败,只见父亲笑着把我抱了起来。有印刷厂的工人当场给我取了艺名叫六龄童。第二天,‘六龄童’3个字还被印上了演出说明书。”

  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六龄童”的名号从此在上海滩打响,并最终走向全国。另据章宗义的四子章金山介绍,“龄童”作为艺名在那个时代非常常见,正如女性喜欢以“筱燕秋”作艺名一样。

  而下一代则往往在父辈的艺名前冠以“小”字,作为自己扬名立万的名号。如因扮演《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而家喻户晓的六小龄童,就是六龄童最小的儿子。六小龄童前面还有一位演绍剧的哥哥,叫小六龄童,名气当时也很大。六龄童共育有11子,但只有这两人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回望历史时,总会发现一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因为造化弄人,而被湮没于历史的风烟中,令人唏嘘不已。七龄童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七龄童本名章宗信,六龄童的亲哥哥,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八戒的扮演者。

  在六龄童口述的《取经路上六十年》一书中,六龄童对这位长自己3岁的哥哥的崇拜、依恋之情溢于言表:“哥哥自小很聪明,他常留心观察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而且学什么像什么。”“哥哥”是孩子王,在老绍兴的大街小巷里,他带着小弟“鹤皋”(六龄童小名)度过了快乐而短暂的童年时光。

  哥哥也是六龄童走上戏曲道路的领路人。六龄童曾回忆,“当年,实岁7岁的哥哥亮相上海滩,凭借英武的扮相和一副好嗓子,竟换来了‘神童老生’的称号,并在戏院门口挂上了特牌……亲戚不断带来哥哥的消息,真说得我脚底都发了痒,我吵着闹着也要到上海去,非要和哥哥比个高低不可。”

  六龄童的第一次登台更是哥哥为他向父亲争取的——幼小的他爱上了猴戏,揣摩了无数遍的猴戏表演在心里翻腾,却因害怕观众不接受而不敢上台,也是哥哥七龄童巧妙地把他“推入了猴戏之门。”

  六龄童的儿子章金山回忆,大伯七龄童是个全能型人才,会写会编会演,还善管理,幽默风趣,多才多艺。

  七龄童的表演艺术同样炉火纯青。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他饰演猪八戒,兄弟俩一个“南猴王”,一个“活八戒”,可谓珠联璧合,同台生辉。绍兴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退休干部王春灿曾搞过多年的电影研究,他回忆说,七龄童笨扮巧演,其塑造的猪八戒形象无人超越,这也是业界公认的。

  但这位大才子却命运多舛,“文革”中,兄弟俩双双被打倒。1967年,年仅47岁的七龄童因病去世。他的儿子七小龄童、小七龄童都是绍剧团的演员。

  章金山的评价是,父亲专一,“一辈子钟情悟空。”而大伯七龄童则是博学多才。

  七龄童,不应被遗忘的全才

  六龄童,6岁扬名上海滩

  六龄童与家人在一起

  六龄童为六小龄童化妆

  六小龄童《西游记》扬名

  小六龄童,是六龄童的第二个儿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传令猴的扮演者。

  绍兴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张著名的照片——周恩来总理把一只天真无邪的“小猴”搂在肩上,开怀大笑。这个“小猴”就是小六龄童。

  那是1957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陪同缅甸总理吴奈温观看绍剧团演出的《大闹天宫》,其中六龄童扮演孙悟空,七龄童扮演杨戬,小七龄童扮演哪吒,小六龄童扮演罗猴。

  演出结束后,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上舞台,伸出手,一把将六龄童的手握住,对他说:“我是绍兴人,看绍剧可还是第一次。你们演得很好,外宾看了很满意。”总理还问到绍剧的曲调。

  问完后,总理回身就抱起了一直在旁边蹦来跳去、还没有卸妆的小六龄童,将他擎起,悬空举着。此时,观众掌声雷动,记者连连拍照。这张经典的照片就此诞生。

  如今,这张照片就挂在六龄童位于绍兴八字桥的家中。7年前,六龄童让儿子章金山辗转找到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上海《新民晚报》的记者,要到了原照。

  这一次的接见中,总理还用手拍着小六龄童,对六龄童说,“文艺事业需要接班人,你要把后一代带出来,多培养几个小六龄童呀!”

  但或许是天宫也喜爱这只精灵古怪的“小猴”,早早将他召了去。1966年,小六龄童辞世,年仅17岁。

  小六龄童,早夭的“灵猴”

  六小龄童章金莱,是六龄童最小的儿子,因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成功扮演了孙悟空,而名动全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4年1月,六龄童病逝前夕,他特意赶到绍兴探望,饭店的服务员活儿都不干了,抢着与他合影。

  但在他出道的时候,曾被许多剧团拒绝。

  据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的章金山介绍,父亲很忙,孩子又多,老爷子对孩子的管理实行“无为而治”,孩子们学戏全凭兴趣。

  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使六小龄童爱上了演戏。但当学艺初成时,他碰上了“文革”。父亲进了棚,很多剧团都不收艺人的孩子。章金山以父亲的名义向省内的许多剧团都发出了推荐信,均无果。父亲说,艺不压身,咱们在家自己练。

  一直到1978年,浙江省昆剧团公开招考,六小龄童被录取,成了一名昆剧演员。

  1980年,重新出山的六龄童带团到杭州演出《火焰山》,引起轰动。据传当时的浙江省文化厅长说了一句话,“你父亲演得这么好,你应该跟他学啊。”六小龄童遂一边学昆曲,一边继续随父研习绍剧猴戏。

  1982年,中央电视台要开拍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在看了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专程从北京坐飞机过来,找到六龄童,为新剧物色演员。六龄童推荐了儿子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出演《西游记》时,父亲曾送给他1000张猴的动作照片,希望他能仔细揣摩,将猴性与人性融合,塑造一个完美的孙悟空。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是与六龄童并称的“北猴王”。据称,六小龄童在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时,李万春曾提议:“猴戏就是要让观众记住那双火眼金睛。”这个建议对六小龄童成功塑造孙悟空的形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如今,除了六小龄童,子孙中已经没有学猴戏的了,这也成了六龄童一生的遗憾。

  • 林正英

    林正英

    中文名:林正英外文名:Ching-Ying Lam别 名:英叔、九叔、正英师傅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星 座:摩羯座血 型:A型体 重:58kg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952年12月27日逝世日期:1997年11月08日职[阅读]

  • 蒋廷黻

    蒋廷黻

    中文名:蒋廷黻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今邵东)出生日期:1895年12月7日逝世日期:1965年10月9日职 业: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外交家毕业院校:派克、奥柏林学院和[阅读]

  • 王仲荦

    王仲荦

    中文名:王仲荦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余姚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86年职 业:教授毕业院校:上海正风文学院主要成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代表作品:《魏[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