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6 09:36:5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王士雄
别 名:字孟英,篯龙,号梦隐,半痴山人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808年
逝世日期:1868年
职 业:医学家
信 仰:道家思想
主要成就:“温病四大家”之一,温病学说之集大成者
代表作品:《温热经纬》、《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王氏医案》等
籍 贯:浙江海宁

王孟英,1808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曾祖王学权是一位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二卷,祖父永嘉、父琪沧也都精通医学,曾对该书作过补充和校注。王孟英14岁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父亲死后,他遵家训钻研医学,但终因家境贫困,厨无宿舂,无法度日。为了生计,于同年冬去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孝顺街佐理盐务。白天工作,谋食养家,晚上“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后游于江、浙,以医为业。其时战乱,疫疠流行,亲人死于霍乱,遂专心温热病。经多年实践,对温热有独到见识。代表作《温热经纬》为中国温病学重要著述之一。
王孟英虽身处逆境,但决不因此而影响学业,反而激起了发奋图强的精神,学医之志愈坚。平时苦心攻读,手不释卷,上自《内经》、《难经》,下迄明清诸先贤著作,无不深究极研,并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海宁州志》称他“究心《灵》、《素》,昼夜考察,直造精微”。说明勤奋好学是王孟英治学最可贵之处,也是他取得学术成就的关键。
王孟英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他对当时传入之西方医学持开明态度,不抱门户之见,有分析地吸取,并据理批评了中医界有些人尊经崇古、拒绝接受西说的守旧思想,反映了他善于吸取新知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指出的是,王孟英十分重视临床,注意从实践中求得真知。他平时诊务繁忙,广泛接触病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关于王孟英的卒年,史料记述不详,说法不一,但据《浙北医学史略》记载:“嘉兴已故中医张文冲述其先祖昔居渟溪,曾亲睹孟英,其人清瘦不伟,好学不倦,享寿61年,故其卒年当为1868年”。此说当属可信。
王孟英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尤其对霍乱的辨证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重视环境卫生,对预防疫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吴保初
中文名称:吴保初国籍:中国出生地:庐江县出生日期:1869逝世日期:1913代表作品:北山楼诗词文集字:彦复号:君遂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阅读]
吴长庆
中文名称:吴长庆别名:字筱轩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庐江县南乡沙湖山出生日期:1829年逝世日期:1884年职业:将领主要成就: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参与平定捻军的作战谥号:武壮 [阅读]
容闳
中文名:容闳外文名:YungWing别 名:纯甫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出生日期:1828年11月17日(戊子年)逝世日期:1912年4月21日(壬子年)毕业院校:耶[阅读]
王采玉
中文名:王采玉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浙江省奉化葛竹村出生日期:1863年12月19日逝世日期:1922年6月14日身 份:蒋介石的母亲 王采玉,女,汉族,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浙江奉化葛[阅读]
-
- 曹操墓中两具女尸是谁?曹操墓神秘女尸之谜
- 曹操墓的发现,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可能还不是那具男性遗骨,而是那两具女性遗骨,她们会是谁呢?两具女骨,其中一个有不完整的头骨,带牙齿的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