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1 15:22:1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赵顼
别 名:赵仲针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
出生日期:1048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1085年4月1日
职 业:皇帝
主要成就:推行新政、主持改制、收复河湟
庙 号:神宗
陵 墓:永裕陵
年 号:熙宁、元丰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赵仲针,宋英宗长子,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
神宗即位后,对北宋积贫积弱深感忧心,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税、保马等新法相继出笼。新法几乎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惟操之过急,利弊互见。北宋学者陆佃说:“造元丰间,积票塞上,盖数千万石,而四方常平之钱,不可胜计。”当时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7亿亩,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但是变法受到守旧派激烈的反对,朝中的司马光、范镇、赵瞻纷纷上书陈述对新法的不满,司马光与吕惠卿为了青苗法在皇帝面前争辩,新法维持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司马光尽罢新法为止。此一时期,面临朝廷和后宫的双重阻力,神宗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高太后更是对神宗说:“王安石是在变乱天下呀!”岐王赵颢也从旁劝说神宗应该遵从皇太后的懿旨,神宗心烦意乱,怒斥歧王说:“那你来当皇帝好了。”岐王诚惶诚恐,失声痛哭。
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图一举歼灭羌夏。王韶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厥后兵不敢用于北,而稍试于西,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羌,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抱憾而殁,享年37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