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阮丽珍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03 19:54:3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阮丽珍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怀宁

职 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梦缘》、《鸾帕血》、《梵天庐丛录》

父 亲:阮大铖

夫 君:曹台望

  阮丽珍,安徽怀宁人,阮大铖之女,约卒于清世祖顺治中。容貌美丽,善于作曲。因受亲王宠爱被福晋鸩死。《燕子笺传奇》相传是阮丽珍所作,有《梦虎缘》等作品。美容色,长于作曲。

  人物经历

  阮丽珍,阮大铖之女。生年不详,约卒于清世祖顺治中。阮丽珍才貌双全,是冠绝江南的才女,阮大铖所作《燕子笺传奇》,相传乃阮丽珍所作;此外,她还作有《梦虎缘》、《鸾帕血》、《梵天庐丛录》等剧。阮大铖降清,传说她被豫亲王多铎掳入府中,一说阮大铖将她献给多铎。后被多铎福晋所妒,遂被鸩毒而死。然而,阮丽珍的命运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学者郑雷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阮丽珍被多铎所得的观点不能成立。今藕山镇阮氏后人保存的清代《阮氏宗谱》卷二阮大铖名下注:

  行传九,字集之,号圆海。娶吴氏,封安人。无嗣,女一,适曹台望。奉内院洪批,议将曹台望第三子柽继立为嗣孙。

  据此可以确定,阮丽珍嫁曹台望为妻,生有数子,后奉清内院旨,以第三子曹柽为阮大铖嗣孙,相应改名阮柽。《阮氏宗谱》阮丽珍嫁曹台望之说比其它说法更为可靠。曹台望为当涂曹履吉之子,阮大铖与曹履吉同年交好,且长期保持亲密关系。另外,从阮丽珍年龄上来看,她入清后为豫亲王多铎所得一事即不能成立。其事不确,可由另一方面加以证明。至崇祯七年甲戌(1634)时阮丽珍至少已二十五岁,则顺治三年丙戌(1646)阮大铖降清时,阮丽珍已四十上下,且育有数子,即或风韵犹存,而欲令一介帝胄亲王青眼有加、宠爱逾恒,恐无此可能。之所以有此传说,推原论始,或与史书所载阮大铖侄女入选淑女事不无关系。吴伟业《鹿樵纪闻》卷上《福王下》:甲子,豫王兵至淮安,刘泽清大掠南奔,于是江北遂无一旅。是日汇选淑女于贡院,七十人中选中阮姓一名,大铖侄女也。壬戌,送到浙中淑女五十人,选中王姓一名,周姓一名,俱送皇监。辛卯,内传选中三淑女放还母家。明代遗老既痛恨阮大铖祸乱国政,复鄙视其失节降清,故一方面于有意无意间传播阮氏不得善终诸种流言,一方面复迁怒大铖后人,必使其备历屈辱苦楚以死而后快,潜意识中或即视之为逆子贰臣必有之报应。多种因素综合,乃产生阮丽珍身入王府之类戏剧性说法。

  • 萧何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县(今中国江苏省沛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阅读]

  • 戚夫人

    戚夫人

      姓名:戚懿   别名:戚夫人   国籍:中国(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下邳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194年   职业:皇妃   祖籍:定陶   在[阅读]

  • 卫子夫

    卫子夫

      中文名:卫子夫   国籍:中国(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出生日期:不详,应为汉景帝时期   逝世日期: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阅读]

  • 刘邦

    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名邦为后来得天下时所用的名字, 原名因讳而失传, 因此多误传其原名为刘季。战国后期楚国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沛县)人[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