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平当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13 11:05: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平当

  字 号:子思

  所处时代:汉朝

  出生地:梁国下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

  去世时间:公元前4年4月23日

  主要成就:关内侯

  平当(?—公元前4年4月23日),字子思,梁国下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人。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汉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迁丞相司直,左迁朔方刺史,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迁长信少府。永始中为大鸿胪。元延初为光禄勋,左迁钜鹿太守,后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初征为光禄大夫。建平二年迁诸吏散骑,光禄勋,拜御史大夫,代朱博为丞相。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庙园,当上书言:“《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顷之,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徕有意者,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奉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逆方刺史,复征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先是,太后姊子卫尉淳于长白言昌陵不可成,下有司议。当以为作治连年,可遂就。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复下公卿议封长。当又以为长虽有善言,不应封爵之科。坐前议不正,左迁钜鹿太守。后上遂封长。.哀帝即位,征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耶?”当曰:“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朕选于众,以君为相,视事日寡,辅政未久,阴阳不调,冬无大雪,旱气为灾,朕之不德,何必君罪?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归关内侯爵邑?使尚书令谭赐君养一,上尊酒十石。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后月余,卒。

  • 匡衡

    匡衡

      本 名:匡衡  别 称:匡稚圭  字 号:字稚圭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东海郡丞邑(山东兰陵县鲁城镇)  出生时间:生卒年不详  主要成就:凿壁偷光  [阅读]

  • 于定国

    于定国

      本 名:于定国  所处时代:西汉  出生地:东海郯县  去世时间:前40   于定国(?-前40)西汉丞相。字曼倩。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少时随父学法。为狱吏、郡决曹[阅读]

  • 黄霸

    黄霸

      本 名:黄霸  字 号:字次公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淮阳阳夏  出生时间: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  去世时间: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  主要成就:[阅读]

  • 丙吉

    丙吉

      本 名:丙吉  别 称:邴吉、丙定侯、丙博阳  字 号:字少卿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鲁国(今属山东)  去世时间:公元前55年  主要作品:《奏记霍光议[阅读]

  • 魏相

    魏相

      本 名:魏相  字 号:弱翁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人  去世时间:前59年4月20日  主要成就: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  官 职:丞相  封 爵:高平侯  [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太宗怒斩大理丞
唐太宗怒斩大理丞
唐贞观年间,有一位张蕴古,相州洹水人,张蕴古“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他酷好围棋,在任大理丞期间,因与禁囚下棋等事,被唐太
韩非子怎么死的?韩非子的死和李斯有关系吗?
韩非子怎么死的?韩非子的死和李斯有关系吗?
李斯是秦国的丞相,以”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活得像蝼蚁般卑微,生与死都操纵在别人的手里,所以他以”如鼠人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