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愍周皇后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16 09:09:2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周氏

  别 称:周皇后

  字 号:孝节烈皇后

  所处时代:明代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苏州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44年

  谥 号: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

  陵 墓:思陵

  丈夫:崇祯帝朱由检

  愍周皇后(1611年—1644年),明思宗崇祯皇帝的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孙承恩《思陵典礼记》记载:“后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周皇后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国色。《崇祯宫词》记载她:“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旧京遗事》记载:“烈皇后圣质端凝”,“皇后玉体,从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见者识其有凤翥之贵矣”。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 周皇后年少时,“尝岁时出拜亲故,当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贤德的女子,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竿下赦书。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不识字。皇后就教他识字,少顷考问,秦某全部忘记,被罚跪阶下。皇帝见了笑着说: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说:坏了学规。秦某谢恩而起。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人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间那种寻常夫妻谈笑谐谑之情。

  • 孝纯皇后

    孝纯皇后

      本 名:孝纯皇后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海州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性 别:女   丈夫:朱常洛   孝纯皇后,刘氏。初为明[阅读]

  • 孝和皇后

    孝和皇后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顺天府   去世时间:1619年   性 别:女   身 份:孝和皇后王氏   丈夫:明光宗朱常洛   孝和皇后——明光宗皇后、明[阅读]

  • 孝元贞皇后

    孝元贞皇后

      本 名:郭氏   所处时代:中国(明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顺水   去世时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十二月   主要成就:明光宗朱常洛嫡妃   [阅读]

  • 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

      本 名:王氏   别 称:王恭妃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河北张家口怀安县左卫   出生时间: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十七日(1565年2月27日)[阅读]

  • 孝端显皇后

    孝端显皇后

      本 名:王喜姐   别 称:王皇后   字 号:孝端显皇后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余姚   出生时间:1564年   去世时间:1620[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