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马钰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1 10:20:3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

别 名:号丹阳子、马丹阳、北七真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牟平

出生日期:1123年

逝世日期:1183年

职 业:道士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全真道祖师

            北七真之首

            全真道第二任掌教

代表作品:《神光璨》、《洞玄金玉集》

性 别:男

  马钰(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大定十年王重阳逝世后,马钰成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他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

人物生平

  马钰,道教支脉全真道祖师,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家富,号“马半州”。弱冠能,擅针灸。马丹阳生于金天辅六年(1122年),从小聪明耿直,金天会年间中进士,被派往本军(军为行政设置,相当于市、县)做官,掌管吏、户、礼、兵、刑、工等各项工作。后因看不惯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风气,弃官学道,改名钰,自号丹阳,法名玄宝。大定年间师傅王重阳仙逝以后,马丹阳守墓三年,继续闭关修炼。后来道成东归路经福山芝阳山,选钟南山一峰下的芝阳洞,四周修筑围墙作为修炼道场,为“北七真”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赠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世称“丹阳真人”。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遇仙派,简称遇仙派。

传奇与史实

  重阳祖师将羽化之时,告丹阳留世语:“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长生、长春则犹未也,长春所学一听丹阳,命长真当管长生。后重阳祖师羽化于夷门,心丧三年,默坐环堵。”

  马丹阳悟道神速,《盘山录》说:丹阳真人以悟生死而了道速,其旨如何?答云:修行之人,当观此身如一死囚,牵挽入市,步步近死,以死为念事事割弃,虽有声色景物纷华,周匝围绕,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念念尽忘,此身亦舍,何况其他?以此炼心,故见功疾。邱长春言,马丹阳证道费时三年,谭长真五年,刘长生七年,邱自己则费时十七八年。

思想与著述

  马丹阳继承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弟子极多,著名者十人,弟子李守宁为元初四大高道之一。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

相关诗词

  《长思仙·茶》 金 马钰

  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各利家。无眠为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修道历程

  

  马钰本名从义,系出京兆扶风(今陕西省),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后因五代兵乱,族迁宁海(今山东省)。他出身豪门大族,天赋异秉,母唐氏受孕时,曾梦见麻姑赐丹一粒。童年时期即常吟诵尘外之语,成人之后更擅长于文字。昆嵛山道士李无梦见了马钰的长相,誉其为“额有三山、手垂过膝”的大仙之材,又作《赞》称赞他说﹕“身体堂堂,面圆耳长,眉修目俊,准直口方,相好具足,顶有神光。”当地名门孙忠显因为爱惜马钰的才德,于是将女儿孙富春许配给他。

  马钰和佯狂颠走的王重阳相较,两者的人生境遇大不相同。王氏虽然才气纵横、武艺高强,但其仕途却不如意,一生只担任陕西省酒税监这个小小官职,因此郁郁不欢,酣醉于酒。他终日恣意放情、散尽千金,反而惹得家人的怨恨。忽然一朝心破,遇仙于甘河,于是决意黜妻屏子,出家学道。相反地,未出家前的马钰家财丰厚,轻财重义,颇得乡亲们的信重。他在山东省福山县为官,权总六曹,宦途甚为得意;其与妻子感情亦为融洽,育有庭珍、庭瑞和庭珪三子,可说是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此时在他的心中惟一的隐忧,就是有一次他梦见二哀告求救,却来不及救它们;术士孙子元占卜此事,说他的寿期将不逾四十九岁。他自叹曰﹕“死、生固然不是操之在人,那么为长生计,何不亲近有道之士?”于是他不仅在夜梦家园有鹤飞起之处建立道观,请陆道士来主持,并且常与高巨才、战法师等道中人士往来。

  

  未出家前的马钰,虽然拥有一些权势,但在人情世故的虚与委下,难免萌起一丝落寞寂寥之感。时光逐渐飞逝,盛年不再的他,开始豪纵好饮。一一六七年的秋天,他偕同好友高巨才、战法师酒酣之余,赋诗说道﹕“抱元守一是工夫,懒汉如今一也无。终日衔杯畅神思,醉中却有那人扶。”中元节过后,王重阳远自终南山来告诉他说﹕“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听得此语,他暗自沉思,立刻向王氏请教﹕“何名曰道?”王氏答曰﹕“(道就是)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恍然若有所悟的他,因而邀请王重阳返家居住,立庵名曰“全真”。

  王重阳背负着渡化七真的使命,不远千里而来,为的是要让事业和家庭两相如意的马钰舍俗入道。王重阳卯尽心思,显现神通,演出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来渡化马钰。一一六七年十月,他锁庵百日,叫马钰日给一食,夜晚则出神进入马钰的梦中,警示有天堂、地狱和轮回之苦;并且又赠马钰和孙氏梨和栗子,暗示他们夫妻两人必要分离。马钰在他所著《渐悟集·卷上》记述其梦境说道﹕“重阳祖师百端诱化,予终有攀缘爱念。忽一夜,梦立于中庭,自叹曰﹕我性命有如一只细瓷碗,失手百碎。言未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师翌日乃曰﹕汝昨晚惊惧。方才省悟。”同卷《自觉篇》说道﹕“梦见娇妻称是母,又逢爱妾还称女。因为前生心不悟,心不悟,改头换面为夫妇。”

  在重重梦境的觉醒之后,他决定跳出这种生死轮回的痛苦煎迫,于是将全部的资产交给儿子庭珍等人,修离书付妻孙氏,同时对他心所系念的孙姑寄以共同修道的期许。他说﹕“奉劝孙姑修大道,时时只把心田扫。杀了三尸并六耗,无烦恼,常清常静知玄奥。”

  一一六八年正月,重阳百日锁之时,他乞求道名及法号出家。这年,马钰四十六岁,距离术士所预言的寿期已相去不远了。

  

  一一六八年二月,在全真堂王重阳门下的有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和王处一等四人。他们跟随祖师至昆嵛山烟霞洞共修。这时候马钰忽患头痛之症,被祖师赶下山治病,在《重阳教化集》卷二记录了当时的实况。王重阳写道﹕“挈丹阳居昆嵛山烟霞洞,因心未死,于是感疾,患偏头痛。其痛不可忍,有若釜劈。令其下山在家调治,其痛愈甚。有人上山报云﹕某来时,马先生已痛死。闻之,因鼓掌大笑曰﹕我来欲化为神仙,肯教死了。为他不信,感此疾。”

  王重阳认为马钰是因为迷恋尘俗,信道不笃,而染患此疾。他加持法水,给马钰喝下后,病立除,并且寄言曰﹕“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此外,便无良药矣。”但是经过此事之后,祖师便以马钰愚顽,避不见面。十月,令马钰焚烧誓状之后,才在文登重新相见。

  从一一六八到一一六九两年之间,王重阳在山东省的宁海、莱州和登州建立七宝、金莲、三光、玉华和平等五会,马钰的妻子孙氏则在一一六九年五月五日诣金莲堂出家。祖师训名不二,号清静散人。同年十月,王重阳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四弟子西行至汴梁(今开封),居王氏之旅邸。一一七○年正月,王重阳升遐之前,传授马钰五篇秘语,并说﹕“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马钰当下发愿说﹕“一欲将师父全真集印行,二愿欲与师父守服三年,三愿劝十方父母舍俗修仙。”此三愿后来在刘蒋村的“祖庭”一一实现。

  一一七四年,马钰与三道友月夜共坐于秦渡镇真武庙(陕西省)前,各言其志。马钰说斗贫,谭处端斗是,刘处玄斗志,丘处机斗闲,此时四子似乎已达成分途发展教门的协议。翌日散去,马钰返居祖庭入圜,至一一七八年才出圜。

  马钰居圜堵修行,为的是去奢从俭,洗心炼性。此间陈设非常简陋,只有一几一榻,笔砚和皮而已,旷然而无余物。他赤着脚,不点火烛,早晨吃一碗粥,午间则一钵面,过午不食。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长期苦行的结果,使得他的身体非常羸弱。一一七八年出圜,离祖庭云游,才至华亭,即咳嗽吐血染患重症。在他所著《洞玄金玉集.卷八》记载着﹕“西至华亭,投宿于窑洞,偶中土津火毒,吐血发嗽。病誓来之甚紧,众道友馈药,拜而受之,不敢尝。又谓予曰﹕当食生葱酽醋,可解其毒。予再三思之,道家有病,他人莫能医,当以自治乎。”此一时期的马钰,已经是参破生、死,随遇而安了。因此,当一一八二年有所谓的牒发事件,也就是金朝廷发布遣送无度牒的道士各还本乡的政令传来,马钰也顺应天命,东归故乡。

  

  一别经年,老年的马钰已俨然成为一代宗师,受到山东故旧、乡人夹道欢迎。犹如落日余晖,焕发出美丽的光彩。他行化所至,风行雷动,激起一阵狂热的信道热潮。在文登和芝阳两地主醮时,乡民遵行所劝,焚烧船网,均出现海市重楼的奇异景观。大定二十二年(1182)十二月二十八日,马钰以歌舞自娱,似有非常之喜。翌日,门人传报孙仙姑枕肱弃世于河南洛阳。马钰于是叙述自己前一夜唱歌跳舞,是因为亲见孙仙姑伴随着仙乐,乘彩云,返归海上的缘故。

  一一八三年九月,马钰于文山城北三教堂宴坐,有王道师抱着木琴来。他提笔写就《归山操》,以示归真之意。歌云﹕

  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

  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

  风萧萧兮,木叶飞。声嗷嗷兮,雁南归。

  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犹贪痴。

  伤人世兮,魂欲飞。嗟人世兮,心欲摧。

  难可了兮,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

  青山夜兮,明月飞。青山晓兮,明月归。

  饥餐霞兮,渴饮溪。与世隔兮,人不知。

  无乎知兮,无乎为。此心灭兮,那复为。

  天庭忽有双华飞。 登三宫兮,游紫微。

  同年(1184)十二月二十二日,祖师王重阳仙诞,在莱阳的游仙宫致醮后,他便与弟子夜话至二更。忽然风雨大作,他勉励弟子﹕“吾今赴仙会,堂堂归去也,作个快活仙。汝等欲作神仙,须要励修功行,纵遇千魔百难,慎勿退惰。”说完,端坐而逝。

  在王重阳的诸弟子中,马钰的悟道最深也最快,他的师弟丘处机在比较两人悟道的异同之时说道﹕“我与丹阳悟道有浅深,是以得道有迟速。丹阳便悟死,故得道速。我悟万有皆虚幻,所以得道迟。悟死者,当下以死自处,谓如强梁。人既至于死,又岂复有强梁哉。悟虚幻,则未至于死,犹有经营为作,是差迟也(指因此差别,而悟道迟)。”

  • 丘处机

    丘处机

      中文名:丘处机,邱祖  别 名:大罗天仙状元,长春真人,邱长春,邱通密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  出生日期:1148年  逝世日期:1227年  职 业[阅读]

  • 王重阳

    王重阳

      中文名:王重阳  别 名:中神通  国 籍:南宋  民 族:汉族  职 业:全真教-掌教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领兵抗金,创立全真教 在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 重创西毒,使之数十[阅读]

  • 郭靖

    郭靖

      中文名:郭靖  别 名:靖哥哥  国 籍:南宋  民 族:汉  出生地:大漠  出生日期:1205  逝世日期:1273  职 业:大侠  主要成就:身后威名历百余年而不衰武林领袖驻守襄[阅读]

  • 张三丰

    张三丰

      中文名:张三丰   外文名:张君宝   出生地: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247年   职业:武术家[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