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训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4 16:05:2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李静训
别 名:李小孩
国 籍:隋朝
民 族:汉
出生地:大兴
出生日期:隋开皇二十年(600)
逝世日期:隋大业四年(608)
李静训,九岁的女童,字小孩,陇西成纪人。曾祖父李贤,祖父李崇,父亲李敏。外祖母为周皇太后杨丽华。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乐平公主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意外的发现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静训墓。并出土精美石棺及众多陪葬品。
家世
根据墓志和有关文献得知,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终年才48岁。追赠豫、(息阝)、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李敏多才多艺,《隋书》中说他“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 [1] 开皇初,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杨丽华(即隋文帝杨坚的长女)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敏,并封为上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然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天”。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皇太后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
相关史料
《隋书列传第二》
敏字树生。高祖以其父死王事,养宫中者久之。及长,袭爵广宗公,起家左千牛。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后封乐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择婚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宫者,日以百数。公主亲在帷中,并令自序,并试技艺。选不中者,辄引出之。至敏而合意,竟为姻媾。敏假一品羽仪,礼如尚帝之女。后将侍宴,公主谓敏曰:「我以四海与至尊,唯一女夫,当为汝求柱国。若授馀官,汝慎无谢。」及进见上,上亲御琵琶,遣敏歌舞。既而大悦,谓公主曰:「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上因谓敏曰:「今授汝仪同。」敏不答。上曰:「不满尔意邪?今授汝开府。」敏又不谢。上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国。」敏乃拜而蹈舞。遂于坐发诏授柱国,以本官宿卫。后避讳,改封经城县公,邑一千户。历蒲、豳、金、华、敷州刺史,多不莅职,常留京师,往来宫内,侍从游宴,赏赐超于功臣。后幸仁寿宫,以为岐州刺史。
大业初,转卫尉卿。乐平公主之将薨也,遗言于炀帝曰:「妾无子息,唯有一女。不自忧死,但深怜之。今汤沐邑,乞回与敏。」帝从之。竟食五千户,摄屯卫将军。杨玄感反后城大兴,敏之策也。转将作监,从征高丽,领新城道军将,加光禄大夫。十年,帝复征辽东,遣敏于黎阳督运。时或言敏一名洪儿,帝疑「洪」字当谶,尝面告之,冀其引决。敏由是大惧,数与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语。宇文述知而奏之,竟与浑同诛,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后数月亦赐鸩而终。
杨丽华
中文名:杨丽华 国 籍:北周→隋朝 出生日期:561年 逝世日期:609年 职 业:皇后→皇太后→公主 封 号:天元大皇后、天元皇后、乐平公主[阅读]
李贤
本 名:李贤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邓 出生时间:1409年1月1日 去世时间:1467年1月19日 主要作品:《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等 [阅读]
宇文邕
中文名:宇文邕 别名:祢罗突 国籍:中国(北周) 出生日期:约公元543年 逝世日期:公元578年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诛杀权臣宇文护,灭北齐 代表作品:《象经》 [阅读]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阅读]
-
- 李时珍是怎样成为一代名医的?
- 奇花异草带来的乐趣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里。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背着药箱、摇着串铃,终年奔波于城乡的铃医。李时珍的父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