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0 15:20: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罗瑞卿
外文名:Luo Ruiqing
别 名:罗其荣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南充市舞凤乡双女石村
出生日期:1906年5月31日
逝世日期:1978年8月3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延安中央党校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
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参加强渡乌江的战斗
率部六渡赤水,参加回师遵义歼灭国民党军吴奇伟师的战斗
参加直罗镇战役
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和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组织绥东战役
参与指挥大同集宁、张家口、易满、保南、正太、青沧、保北等战役
参与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
代表作品:《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罗瑞卿诗词集》
军 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55年)
罗瑞卿(1906.5.31—1978.8.3),大将军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南充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八年(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参加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参加强渡乌江战斗,率部六渡赤水,参加回师遵义歼灭国民党军吴奇伟师的战斗,参加直罗镇战役,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和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组织绥东战役,参与指挥大同集宁、张家口、易满、保南、正太、青沧、保北、大清河北等战役,参与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瑞卿先后担任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8年8月3日病逝,终年72岁。
早年经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生于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马家坡(南充市舞凤乡双女石村)。读过私塾和高级小学。
民国十年(1921年),罗瑞卿入南充中学后,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与家庭发生严重冲突。
民国十一年(1922年),因教师体罚学生,罗瑞卿挺身而出,以理相争。全校学生罢课7天,迫使校方向被打学生赔礼道歉。
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罗瑞卿考入民主革命家张澜创办的南充县立中学普通班学习。因家境败落。不得不遵从父命,弃学到一绸缎铺当学徒。
大革命
民国十三年(1924年),罗瑞卿重入南充县立中学,转入蚕桑班学习。在学校,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阅读了《新青年》、《新蜀报》等革命书籍和进步报刊,并成为学生会和俱乐部的积极分子。5月,参加反对驻南充军阀何光烈征收“佃当捐”的斗争,带领同学抓获征收委员秦同淮。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12日,罗瑞卿上街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并与任白戈编演了话剧《孙中山之死》。5月30日,参加以学生会名义组织的“上海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进行宣传演讲活动,发表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声援革命外交的“快邮代电”。
民国十五年(1926年),罗瑞卿前往成都,入实业专修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罗瑞卿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进攻武汉的战斗。7月,赴南昌参加起义,行至九江,得知南昌起义已经撤离,遂返回武汉。
土地革命
民国十七年(1928年),罗瑞卿到上海,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罗瑞卿奉命前往闽西,参与组建并训练地方武装。5月,任闽西红军第59团参谋长,率部配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入闽作战,参加开辟闽西苏区和龙岩、白砂等战斗。6月,所部编入红4军,先后在第2、第4纵队任支队党代表等职。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初,罗瑞卿任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转战闽西和赣南地区。10月,任红4军第11师政治委员,致力于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建设。12月,参加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罗瑞卿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左腮被子弹击穿,伤及动脉,血流如注,当即昏死过去,经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罗瑞卿任红4军政治委员,与军长王良指挥部队在漳州战役中担任主攻,并率部参加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罗瑞卿调任红1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由于工作出色,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罗瑞卿参加长征,途中曾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罗瑞卿参加强渡乌江的战斗。1月26日至3月21日,率一军团保卫局六渡赤水,参加回师遵义歼灭国民党军吴奇伟师的战斗。5月19日,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率先遣队通过大凉山彝族区,参与指挥了强渡大渡河等战斗。6月14日,率一军团保卫局翻越夹金山。7月10日,率部通过雪山,抵达毛儿盖休整。8月28日,率保卫局走出草地,到达班佑。9月16日,在黑朵寺召开保卫局会议,要求大家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作斗争,一切行动听从中央指挥,坚决跟着党中央北上。9月20日,任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11月,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参加直罗镇战役。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起,罗瑞卿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教育长、副校长。12月,参加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处理西安事变。在主持抗大日常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毛泽东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抗日战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年,罗瑞卿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完成《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影响。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罗瑞卿奉命率抗大总校和陕北公学等数千名教员、学员东渡黄河,越过日军封锁线,进入华北抗日根据地办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罗瑞卿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和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他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连队整顿支部,开展“模范支部”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部队的基层建设。所著《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总结了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系列加强政治工作的措施,对指导部队政治工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24日,罗瑞卿参与组织指挥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反“扫荡”,率领野政和后勤部机关由下麻田向东突围,在阳邑附近的太行群山中与日军周旋,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粉碎了日军的“铁壁合围”,受到八路军总部的赞扬。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初,罗瑞卿回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罗瑞卿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8日,罗瑞卿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初,罗瑞卿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参谋长,协助叶剑英同国民党方面谈判。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大同集宁、张家口、易满、保南、正太、青沧、保北、大清河北等战役。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11月,罗瑞卿在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激励广大指战员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保证了战役的顺利实施。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罗瑞卿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第一政治委员,与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率部出击冀热察,牵制华北国民党军,有力地配合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随后参加平津战役,指挥部队将国民党军第35军大部歼灭于新保安,取得平津战役第一个胜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罗瑞卿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开赴山西,参加太原战役。6月,负责筹建公安部。
建国之后
新中国建立后,罗瑞卿受命组建公安部并任部长,同时担任中国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和组织了建国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肃反运动,加强法制建设和治安管理。
1955年,罗瑞卿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共第八、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6年9月,罗瑞卿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我国肃反运动的主要情况和若干经验》的发言,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称赞。
1959年4月,罗瑞卿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和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1961年11月,罗瑞卿兼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
1962年9月,罗瑞卿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4年,罗瑞卿组织实施全军群众性练兵运动,大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使部队战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涌现出许多“夜老虎”、“铁脚板”、“翻江龙”、“爬山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步兵武器训练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师比1963年增长4倍,投弹平均达40米以上的师比1963年增长6倍。与此同时,他坚持政治与军事、政治与业务的辨证统一,提倡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林彪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一切”、“最高最活”等言论和破坏军队建设的行径进行了坚决抵制,遭到林彪等人的诬陷。
1965年1月,罗瑞卿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被先后解除党政军领导职务,并在随后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造成下肢残疾。
1975年8月,罗瑞卿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1977年8月,罗瑞卿复任中央军委常委和秘书长,协助邓小平领导军队整顿和拨乱反正工作,积极支持和参与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病残折磨,深入部队指导工作,清除林彪、江青一伙对军队建设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恢复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
1978年7月15日,罗瑞卿赴联邦德国海德堡骨科大学医院治疗腿疾。8月3日,手术后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2岁。
李玉堂
中文名:李玉堂别 名:字瑶阶国 籍:中国出生地:山东省广饶县出生日期:1899年2月7日逝世日期:1951年2月5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信 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青天白日勋章 [阅读]
罗忠毅
中文名:罗忠毅别 名:罗宗愚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湖北襄阳出生日期:1907年逝世日期:1941年11月28日职 业:新四军第2支队参谋长毕业院校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信 仰:共产[阅读]
姜玉贞
中文名:姜玉贞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菏泽出生日期:1894年逝世日期:1937年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国民党中央军校信 仰:三民主义字:连璧 姜玉贞(1894—1937),字连璧,菏[阅读]
齐学启
中文名:齐学启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湖南宁乡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45年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诺维奇军校 1942年春,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该师师长即是孙立人,齐学启调[阅读]
郑少愚
中文名:郑少愚国 籍:中国出生地:四川渠县出生日期:1911年逝世日期:1942年职 业:飞行员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军校 郑少愚(1911—1942),四川达州市渠县人,著名抗日英雄。毕业于杭州笕[阅读]
贾似道
中文名 :贾似道 别 名 :贾师宪、贾悦生、贾秋壑 国 籍:南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天台 出生日期 :公元1213年8月25日 逝世日期: 公元1275年10月中旬 职 业[阅读]
-
- 孔子夫人是谁 孔子有没有离过婚?
- 翻阅过有关孔子的典籍可能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孔子的家庭似乎残缺的,无论是《论语》还是《史记·孔子世家》都没有关于孔子的夫人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