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慕韩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03 17:09:3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龙慕韩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怀宁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38年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一期
主要成就: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71军八十八师中将师长
龙慕韩(1898—1938),字汉臣,安徽怀宁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基本信息
龙慕韩(1898—1938),字汉臣,安徽怀宁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父从政界,经济中等。怀宁县立中学毕业。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皖入安徽教育团学习结业。充任长江上游总部暂编步兵第三旅五团排长。1924年春由茅延桢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在学期间任第一队第六分队长。毕业后历任入伍生队区队长、连长,黄埔军校教授部上尉技术教官,少校副队长。1928年任南京中央军校第二总队步科第四队中校队长。1932年起任第五军第八十八师上校团长、少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71军八十八师中将师长。1938年5月因作战指挥不力,被蒋介石下令军法处决。
个人履历
龙慕韩(1898—1938)
生于1898年,安徽怀宁人,字汉臣。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
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步科第5队中尉区队长。
1925年1月升任军校入伍生总队(总队长王懋功)第2营(兼营长张治中)上尉连长。9月调任军校入伍生队第1团(团长王俊)上尉连长。
1926年1月调任军校教授部(主任李铎)上尉技术教官。10月升任入伍生部(部长方鼎英)步兵第2团(团长李亚芬)第1营(营长罗子实)少校副营长。
1928年12月升任军校第七期(教育长林振雄)第2总队步科第4中队中校队长。
1930年9月调任武汉分校(教育长钱大钧)学生总队(总队长谢膺白)中校大队附。
1932年7月调升第89师(师长钱大钧)第267旅(旅长温忠)第533团上校团长。
1933年10月升任第89师(师长汤恩伯)第267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1935年5月1日叙任陆军步兵上校。
1936年1月升任第89师(师长王仲廉)少将副师长。11月12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10月14日调升预备第1师(辖四团)中将师长。
1938年2月12日预1师并入第88师,改任第88师(辖两旅)中将师长。5月24日因指挥作战失利被撤职逮捕。6月17日经军事法庭审判在湖北武汉被执行枪决。
蒋介卿
本 名:蒋瑞生字 号:字:介卿 号:锡侯所处时代:清末到民国民族族群:汉族毕业学校:四明专科学校学法政科 蒋介卿是郡庠生出身,后又毕业于四明专科学校学法政科,蒋介石初显发迹之象[阅读]
陈洁如
中文名称:陈洁如别名:阿凤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05年(乙巳年)逝世日期:1971年1月21日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 陈洁如(1905-1971),祖籍宁波,出身小商人之家,自幼居[阅读]
汤恩伯
中文名:汤恩伯 别 名:汤克勤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 出生日期:1900年9月20日 逝世日期:1954年6[阅读]
薛岳
中文名:薛岳 别 名:仰岳,字伯陵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石村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27日 逝世[阅读]
蒋纬国
中文名:蒋纬国 别 名:建镐,念堂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日本 出生日期:1916年10月6日 逝世日期:1997年9月23日 职 [阅读]
宋美龄
中文名:宋美龄 外文名:SongMay-ling 别 名:蒋宋美龄、蒋夫人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浦东 出生日期:1897[阅读]
蒋介石
中文名:蒋中正 外文名:ChiangKai-shek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浙江奉化 出生日期:1887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1975年4月5日 毕业院校:东京振武学校 [阅读]
-
- 花木兰姓什么?花木兰姓花吗?
- “木兰”其人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在这首长达300多字的叙事诗中,生动地描绘出少女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而归的传奇故事,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